标签:
青年傻乐国家愿望 |
分类: 时事评论 |
青年安贫乐道并非国家之福
杨光志
为什么相对贫穷国家的青年比发达国家的青年更感觉幸福呢?我们不妨用东方传统文化来进行解释——东方文化不鼓励我们追求大富大贵,儒家倡导克已,灭人欲;佛家讲,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道家说,要无为而治……因而凡沾了“我”即称“小我”,而“公”则是“大公”。我们连衣食住行都解决不了的时候,不会奢求家中添置一架钢琴,我们连搓背工的岗位也要大学生竞争时,不会奢望会有什么最低小时工资或《劳动保护法》的保护。因此,我们小富即安,特别知足。
诚然,乐观是心胸开阔、豁达的体现,有助于抵抗逆境。但对于青年人,我宁愿他们不是那么快乐,不要那么耽于幻想与虚无,为自己的不求进取找到心安理得的借口,这与当前社会现实格格不入,不利于现实的改造,不利于经济的腾飞,不利于人类的进步。温总理为什么讲他的内心其实充满了忧患?作为身担国家民族振兴重任的青年,没有忧患,就没有危机感,就没有求上进的动力,只有用青年的忧患换来国家的强盛,人民才会有机会去问开化的大地,去问解冻的河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