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散文 |
讲 故 事
杨光志
小孩子都是喜欢听故事的,我儿子杨奥也不例外,许多个晚上临睡前,儿子都会要求大人给他讲故事。我没空时,是公和婆给他讲,讲的是“老变婆”、“卖香香屁”之类的民间故事和“杨家将”、“薛刚反唐”之类的历史故事。我若讲呢,就丰富一些,毕竟,我脑子里装的故事要多得多。
但我没什么耐心,有时候为了哄他,就随口胡诌,什么狼把小白兔吃了,狐狸掉进陷阱之类,脑筋都不动。这法子前两年还行,后来不行了。儿子会打断我:“怎么昨天拔萝卜是小黄狗,今天变成小花狗呢?”还有“狼为什么要吃小白兔,他们不可以做好朋友吗?”还有“精卫为什么填海,填了海小鱼儿不是没有家了吗?”
于是我知道,儿子是不好糊弄的,故事情节若乱变更,他会发出疑问。更重要的是,儿子那颗小小的爱心,是应该去呵护的。如果不负责地总是编一些血腥的“暴力童话”,是不利于儿子健康成长的。
于是,我购了一些儿童故事书和VCD碟,有时间就给儿子念,没时间就让他自己翻看,自己放碟子。当然,他最开心的还是和我共同“演”故事,他那边“孙悟空”金箍棒这么一砸,我这边“白骨精”就瘫软在地……
狡猾的狐狸如何骗去了乌鸦嘴里的肉,骄傲的兔子如何在赛跑中败给乌龟,喜欢叫“狼来了”的孩子为什么会被狼吃掉,愚蠢的皇帝为什么会赤裸着身体四处乱走……在故事的讲述中,我发现自己进了一个巨大的宝库,享受了“再度一次童年”的乐趣,儿子呢,更是百听不厌,在故事蕴含的智慧启迪、熏陶、浸润下,变得更加聪明可爱。
一天,我要求儿子也给我讲一个故事,他答应了。我以为他要给我讲的是他在学前班从老师那儿听来的故事,没想到,他讲的竟是自己临时“创作”的,只听他用普通话一本正经地说:“有一个小孩子名叫杨奥,他妈妈因为有事离开了家,从此他和他爸爸相依为命。有一天,他爸爸生病了,他就去给爸爸买药……”
我盯着儿子纯真圆润的小脸、晶莹透明的眼睛,几乎听不清他故事的下文,我被一种巨大的幸福与酸楚交织的情绪淹没,我知道,这是我所能听到的最美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