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曹恒廷与齐鲁晚报棋院的纠纷
(2013-12-24 17:05:49)
标签:
曹恒廷谢赫齐鲁晚报社保民营 |
分类: 围棋 |
文:丁香晴空 http://blog.sina.com.cn/sunnyclove
欢迎关注丁香晴空的微博:http://weibo.com/sunnyclove/
临近年末,曹恒廷五段的一纸诉状披露了中国棋界用工第一案。小曹在博客文章上用大篇的图文披露了他在职业生涯中的经历以及和山东齐鲁晚报围棋俱乐部有限责任公司(齐鲁晚报棋院)的纠纷由来,随后他的老师曹大元九段和山东齐鲁晚报俱乐部的老总刘玮也分别发表了文章对一些事情做了阐述和澄清。最新的一篇文章还是发表于小曹的博客,对署名曹大元的文章进行了反驳。在这里晴空作为和两方都不认识的局外人,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1、看看曹恒廷的诉状,我们不能不联想到足球界的博斯曼。18年前的1995年12月15日,欧盟法院于作出了有利于博斯曼的裁决,世称“博斯曼法案”。这个博斯曼法案对小俱乐部来说是灭顶之灾,因此他被当成了欧洲小球会的“公敌”,最终失业,至今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而在2002年一年,欧洲有300多家小俱乐部破产,而申请破产的小俱乐部更是数不胜数,这个数字在最近几年不断增长,其中更是有佛罗伦萨、拉齐奥和那不勒斯这些伟大的名字。从这些信息上我们可以看出,博斯曼法案的出台,其实受益方并不是球员或者小俱乐部,而是渔翁得利的那些超级俱乐部。我们可以认为,博斯曼的冲冠一怒实际上为自己获得了一个损人不利己的下场。当然,作为一个打破旧秩序的先行者,博斯曼的行为是勇敢的、悲壮的,但无论如何不能称为是理智的和明智的。
回到小曹的这件事情来讲,从他博客上披露的一些内容上看,山东齐鲁晚报俱乐部的做法确有不当之处,但确实相关的规定存在空白或者模糊之处。小曹这种在博客上大肆宣扬,但已让自己退到绝路的做法值得思忖,毕竟赢了官司也不过就是得到30多万,而一个职业棋手的收入还是主要要来自于围棋本身,只要小曹以后还是要以围棋为生的话,还是需要在围棋圈里有一个至少能够容身的环境。另外,看到小曹对曹大元的一些言论用了很多讥讽之言,晴空有幸见过曹大元老师几次,确是一位忠厚长者。虽然作为齐鲁晚报俱乐部的股东,曹老必定有偏向俱乐部之处,但不应成为小曹恶语相向的理由。以刻薄的言语来伤人,已经是落了下乘。
2、据说以前在山东俱乐部的谢赫也是因为一个编制问题从山东转而投奔了重庆,其根本原因也是因为社保和身份。一家民营的俱乐部,可能会给出高薪,但因为没有体制内的编制,随时可能出现朝不保夕的风险。其实这和目前社会上存在的国企和私企是非常类似的,国企的待遇可能不是很高(一些垄断行业或者暴利行业除外),但确实较为稳定;而私企往往可以给出较高的薪水,但随时可能会因为老板的一句话让你卷铺盖走人,制度上也往往不如国企规范。对于中国的众多拥有职业段位的棋手来说,有编制的毕竟只是一部分,另外的一部分人员只能是靠自己来解决社保问题。应该说没有一个老板愿意在规定的空白地带主动让利,除非你有绝对的理由和实力,或者相关机构出台了明确的规定。
作为一名棋手,哪怕强如李昌镐也终将走下顶峰,更不要说众多的普通棋手了。所以棋手考虑自己棋艺不在巅峰时期的退路,实际上是很正常的事情。晴空呼吁有关方面应该明确棋手以及俱乐部的责任与义务,并且在这个加速年轻化的棋界大环境下,让棋手不再沦落到只吃青春饭的窘境。毕竟只有让棋手没有后顾之忧,才能促进棋界的良性发展,对各个俱乐部特别是民营俱乐部来说,绝对还是利大于弊的。
注:由于所获得的信息都来自互联网,其中必然有其作者根据主观因素删节或者混淆的因素在内。以上只是笔者一家之言,欢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