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刊:收藏《千手千眼观音》

标签:
宗教千手千眼观音唐卡阿里杂谈 |
《千手千眼观音》
《千手千眼观音》唐卡,画芯长46厘米,宽30厘米,带暗云纹缎边,下方镶有龙纹刺绣佛门,长83厘米,宽46厘米。品相完好,色泽鲜亮,无剥落。绘画底布为手工棉布,手工布的纤维经纬粗细不均匀,上浆较厚,以矿物颜料绘制。
唐卡所绘制的内容是千手千眼观音,又称千眼千臂观音,密号大悲金刚。千手表示护持一切众生;千眼表示关照一切众生,都含有大慈大悲、法力无边的意思。其形象为十一面千手,肤色白。十一种面相分为五层。这十一面分别是,释迦世界的能寂佛、安乐世界的无碍光佛、袈裟幢世界的金刚坚固欢喜佛、不退轮音极妙圆满红莲敷身佛、绝尘世界的法幢佛、灯明世界的狮子佛、庄严世界的一切神通慧光佛、镜轮世界的月觉佛、普贤世界的贤首佛。观音的每个面,都有各自特殊的含义,慈悲面,是表菩萨见到行善众生时,生起欢喜态度;愤怒面表示见到行恶的时,生起的威严相貌;露白牙是见到真正修习佛法的众生时,生起的安慰劝进的相貌、顶上的佛面表示,为一切想修学大乘佛法的众生所显的说法相。千手除本具的两手外,左右各有二十只手,每只手上又各有一眼,两边共计四十只手,各具二十五种救济能力,故数为千。各手分别执莲花、戟、日、宫殿、钩、宝印、天杖、宝铎、拂子、杨枝、箭等法器,表示息灾、增益、治病、调伏、施无畏等多种功能。
主尊面相呈椭圆形,略带长方形,眉毛为典型的阿里绘画中的略带“M”形的造型,眉眼间距很宽,眼睛三折慈悲下视,口鼻较小;身量较高,比例匀称。莲座为彩色覆莲瓣莲座,以金线勾勒,有钦则画派莲瓣特征。
画面顶上方一排从左至右依次为,萨迦派祖师、四臂观音、救难观音、大悲胜海红观音、释迦佛、金刚亥母;第二排为,五方佛之四佛及两位萨迦高僧;主尊观音下面,左边为绿度母,右边为白度母,两尊度母,身姿三折,自然优美;底部一排为护法神,正中为六臂大黑天,以火焰纹为背景,人物造型丰满圆润,动作威武强烈,具“大威大德”之势。
此唐卡有明显的钦则画派的画风,但又不完全是钦则画派的风格,带有早期西藏西部绘画的元素。在色彩方面,带有明显的早期阿里绘画和尼泊尔绘画的用色特征,以红、黄暖色为主,间以深蓝色。拱形背光均用红色、蓝、黄三色绘制,人物的肤色、服装等,也为艳丽的暖色调,露出少面积的蓝色底色,在大面积的暖色调中掺入少量对比色。构图上,主尊占有画面的绝对优势的位置,几乎占有整个画面的四分之三面积,在画面的上面部分和底部部分,以几何方格划分画面,填绘佛像,所以此唐卡从内容、形式到色彩,尤其是护法神的造型比例上分析,可断为明代早期的作品。
http://183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9/9/13/18/1244b725fb9g213.jpg藏品名称
收藏人
藏品年代
收藏地
自我估价
藏品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