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1871.img.pp.sohu.com.cn/images/blog/2009/9/8/17/13/124470674c3g215.jpg
阿里边境口岸
撰文:多吉
摄影:黎文
由于喜马拉雅山脉崎岖不定的地形所限,中国西藏与印度、泊尔尼边境贸易的主要通道有三条:一是由于喜马拉雅山脉崎岖不定的地形所限,中国西藏与印度、泊尔尼等国边境贸易的主要通道有三条:一是著名的樟木口岸,目前是中国西藏通向南亚次大陆的最大的开放口岸。第二条则是普兰,但这条通道由于各种客观条件的影响,到2008年,每年只有几十万美元的交易额。第三条通道是乃堆拉山口,即亚东口岸。
作为南亚腹地,阿里地区与许多南亚国家接壤。在古代,这些南亚国家彼此之间活跃的宗教接触、艺术交流乃至波诡云谲的政治与战事活动,使这一地区历来是重要的文明通道。著名的犍陀罗艺术通道也穿行于这个地区,各个时期的无数朝圣者需要从各自的国家来到西藏阿里,前往朝拜冈仁波齐神山。
边境口岸在阿里历史的各个时期都扮演了独特的角色,而这必然牵涉到我国边境建设的历史。1905年(光绪31年),英国在胁迫西藏地方政府签订了《拉萨条约》之后,又在次年4月,在清政府全面妥协的情况下,签订了《中英续订藏印条约》。在示弱的对手面前,英国继而又在1907年再次强迫西藏地方政府签订了噶达克通商章程。这样的条约三部曲,使条款所涉及地区从此沦为英国的准殖民地。这样的境况一直持续到和平解放之前。
1954年,中国与印度签订了《中印通商和交通协定》,约定双方开放边贸市场,其中,阿里地区对外开放的市场就有十个,分别是嘎达克、普兰、姜叶马加尔果、热姆惹、董不惹、波林三多、那不拉、尚格齐、扎西岗。但是,发生了1962年的中印边境武装冲突之后,这些市场对印度方全部关闭。
情况直到20世纪九十年代有所改善。1991年,中印两国再次签署条款,其中明确了普兰与贡吉为双方共同开辟的边贸市场。1994年,我国外交部正式批准适度开放普兰旅游通道。
他们一直期望建立一条现代的南亚商业通道。知名的普兰国际贸易市场貌不惊人,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改头换面,发挥出它的潜力,在南亚商业活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阿里边境口岸打开的南亚现代商业通道,具备着一个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