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还是诈骗未判已准备上诉(陪审员说法126)
(2020-07-16 10:37:39)
标签:
法治教育财经时评情感 |
分类: 陪审系列 |
借贷还是诈骗
今天庭审刚开始,当公诉人宣读了起诉书后,审判长周艳华问被告人赵某军,你对检察机关指控诈骗罪名和犯罪事实有什么意见吗?这位穿着隔离服的被告人声音响亮的回答,我有意见,并一口气就相关的事实进行了说明。
这位72年出生、初中文化、案发前做过房产中介的奉贤本地人,在庭上的辩解时,越说越响、越说越快。好几次,审判长对他说不用着急,有让你辩解的机会,慢慢说清楚。为了开脱罪名,被告人竟然在法庭上打断了公诉人的话,并对着公诉人检察官说我问你。啊!审判长当即厉声制止,这是在法庭上,你没有权利向我们发问!被告人妹妹聘请的辩护律师,也在庭上多次插话,急着要反驳公诉人的辩词,被审判长喝止。甚至,今天休庭后,在等待对庭审记录的签字时,辩护律师急吼吼地对被告人说,就准备好上诉吧。啊!一审还没判呢,就这么说了?
原来,这是一起旧案。起诉书这么写的:2015年9月18日,被告人赵某军、同案犯张某(已判决),利用被害人李某霞智商较低,容易相信别人,以李某霞将借来的钱款转借他人赚取利息差为由,并谎称同案犯夏某(已判决),需资金周转,以借款合同形式三人共同骗取李某霞60万元。
2015年9月24日、11月4日、11月9日,赵某军、张某采取上述方式,先后三次骗取李某霞60万元。
在庭上,被告人表示,被害人李某霞的司法鉴定有问题,不是智商较低,因为她是会开汽车,也知道收取高额利息等。律师也表示被害人的证词也是挑对自己有理的说,明显是智商不低的人所为。本案中的两位已经判决的罪犯张某和夏某,是在2016年被抓的,一审判决后,听说提出了上诉。主要认为是民事的借款纠纷而不是刑事诈骗。而当初,赵某军的前妻张某被抓后,作为丈夫的被告人赵某军并没有去公安去说明相关情况或者自首,而是躲到了外面,并在2016年2月和张某离婚了。据说,离婚时,他们有厂房,财产划为一人一半,还有一些债权在前妻手里。只是,前妻已经坐牢了,这些债权并没有要回来。法庭对律师今天新提供的这些作为被告人财产的证据,当庭收下。
对于,法庭上出示的被告人前妻的证词,被告人表示,因为自己外面有人了,所以,前妻恨自己,说不利于自己的言词。
从今天的庭审中,我了解到,被告人原本也是有厂房等资产,和前妻开着房产中介,同时搞一些资金的拆借赚利,应该日子还过得去。只是爱去澳门赌博,这样下去,就走向危险的道路。
审判长问为什么前妻被抓后,不去公安说清楚?被告人回答,说是关系人,怕说不清楚,所以就一走了之。
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如果,前妻把责任都一个人扛下了,或许情况会不一样。他们离婚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只有他俩心知肚明。但不管怎样,事实只有一个。只要被告人参与了诈骗活动,就逃不出罪责。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手莫伸,伸手必被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