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0年不散邻里情

(2017-05-10 15:24:43)
标签:

情感

图片

文化

历史

时尚

分类: 想说就说

“老郑阿伯最最有样子,大场子里笃笃方步子,抽空门口下下小棋子,窝里养了四个小女子……老孙有空拉拉小曲子……吴伯拿人弄上照相子,朱家阿叔白相蜂箱子,无锡阿姨忙点算盘子……”这首由老邻居顾小平凭着超强记忆力、用诙谐幽默又形象生动语言写的《讲讲吾呢45号大院子》段子,早已在勤俭弄45号大院子的微信群里热传。大家纷纷在里面寻找各自的身影,盼着早日聚会。

位于南桥南中路和立新路交叉口曾有一口“四眼井”,边上一幢三层楼的大院子即勤俭弄45号(90年代初拆除),建筑别具一格,曾是解放初奉贤税务局,约有20多住户,主要是县政府、财税、文教卫、公检法等系统的家属。这次5060后出生的小伙伴们终于在阔别了40多年后,选在今年元宵节次日重聚了。当天中午10点过后,邻居们分别从城市的各个角落汇集到南桥圣淘沙大酒店。老邻居谢晓波驾车从闵行过来,心急一时找不到北。当告知就在原来的县政府招待所时,一言明了,不用导航很快赶到。

“嘿,还是老样子,没变!就是头发有点白了。”“奥,是你,越来越像你妈妈了。”“啊,还是那么漂亮”。“怎么你长高了。”“变胖了,但还有小辰光的样子”……久别重逢的喜悦、激动和兴奋,写满了每张笑脸,也飞上岁月的眉稍,留在了鱼尾纹的眼角里。大家叫着说着“大眼睛”“小燕子”“小妹妹”“阿岩”“阿妹”“小白兔”“蒋光头”等儿时的绰号,唤醒了尘封的记忆。“小时候,我和你偷看禁书《红楼梦》《牛虻》,被你爸训斥,还记得吗?”“晚上回家,大院子的门关了,你妈妈下楼来帮我们开门。”“我父母进了五七干校,我和弟妹们常吃百家饭,感谢大家了。”……大家三五成群,四人一帮的站着坐着,你一言我一语,追忆那个纯真的年少时代,重温老南桥的人和事。

会上发小弘春把小平哥写的段子用南桥话来朗读,引起了阵阵叫好和掌声。1972年我父亲写了《院子里卫生》打油诗,当年由邻居孙可夫叔叔用娟秀小楷书写在水池边的白墙上,大家还记忆犹新;我把父亲写《许尚忠》《唐对栾》的日记诗分别送给了许奋姐和唐熙弟。那种要以邻友慈孝老人为榜样,向新来良师学棋艺的和睦邻里情,不仅渗透在字里行间,而且往事历历在目。

年龄最小1969年出生的东东妹说,70年代后期全家搬去闵行后一共回南桥2次。一次是小学同学会找到了她,第二次是今天。老同学都不认识了,但哥哥姐姐们还记得。一句话,暖了一屋人。弘德哥兴奋的当场作诗感慨“白发老友飘窗旁,遥看南桥新城,一杯美酒喜相逢,但愿再聚时,健康欢乐颂。”莉莉、玲玲的母亲82岁的陈士娟阿姨(原南桥西街幼儿园老师),通过手机视频激动地和到场的26位邻居一一问好。没能来的小伙伴也用微信和场内的邻居互动。在推杯换盏中,大家不忘向养育我们的长辈们致敬,并祝健在的老人们身体健康。还追思许辉大哥的英年早逝,对他为老南桥拍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照片而骄傲。为“天宫一号”编织翅膀的陈南梁,放下了科研人的严谨,和小伙伴“四只老虎”、红卫兵团的姐姐们一起,做着夸张又有时代感的动作拍照,活现了儿时的调皮。作为院中的大姐施虹说,这儿还是县人民医院所在,1952年她就出生在这里。并自豪的说,老院子能有这样凝聚力,说明我们之间的感情有多么深,这就是我们老院子的精神,她聚集着三代人的情感呀!是的,聚会总要散,朱伟弟说欢迎下次到他的会所聚合,而原南桥镇镇长106岁施笑山的儿子建海则久久不舍离去。

聚会不只是形式,而是桥梁和纽带,那种“一家馄饨吃一院子”的美好感觉永远也不会散去;大院子没有了,但这种邻里一家亲的大院子精神还在。聚会后,大家又翻箱倒柜找出萌照,父母年轻时的相片,甚至邻友当年赠送的靓照。我小妹把新老照片制作了电子相册发到群里,又让大家兴奋激动,邻里情持续升温。

而这次聚会的合家欢照片,也赢得了朋友圈的无数点赞,更唤起了他人对邻里情的感怀。奉贤文物专家、博物馆馆长张雪松给大姐微信留言,“大院文化可以深入挖掘,资料可以注重收集,届时形成一本45号大院的故事,必将影响三代人。特别有老房子的旧照也就是老南桥的缩影,堪称珍贵啊。”大家纷纷建议都去写写父辈们和大院子的故事,可能的话,把大院子搭一个模型,拍一部微电影。这种大院子的精神,一定要代代相传。

我们期待着下一次的再见!

201731日《我们退休啦》(《城市导报》)第6版家庭栏目

201732日《上海每周广播电视报》金色年华版面

2017328日《奉贤报》古华风“岁月情怀”栏目

2017329日《新民晚报》夜光杯“十日谈”栏目

40年不散邻里情

40年不散邻里情

40年不散邻里情

40年不散邻里情

40年不散邻里情

40年不散邻里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