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主播走下银屏

(2016-01-30 11:59:54)
标签:

图片

文化

杂谈

娱乐

教育

分类: 想说就说
女主播走下银屏

女主播走下银屏

女主播走下银屏

女主播走下银屏

女主播走下银屏

                                                    女主播走下银屏
    整整80分钟就其中喝几口水的停顿,上海电视台的著名新闻主播林牧茵女士一口气说了她从94年高考,进了北京广播学院学习,然后毕业来到上海电视台,边工作边读书到2014年拿到博士后学位,年纪轻轻的就获正高,林牧茵和我们分享了她的这段精彩人生。这是奉贤报社按照上级的要求,结合本地区的实际,为补短板,请来博士后林牧茵于昨日下午在奉贤报社为大家上课,这是辞旧迎新的2016年元月的第一道精神大餐,我有幸莅临现场,聆听林牧茵博士的讲座,受益匪浅。
    背景墙上投影的“学无涯乐为舟——媒体人的自我表现修炼,上海SMG著名节目主持人林牧茵博士新闻业务讲座”两行醒目的红底白字以及林牧茵女士穿着天蓝色的西装和白衬衣端坐在主播台上的大幅标准像,让人一进会场就感受到一种温馨又知性的文化氛围,当林牧茵女士开讲时,她那平时只能在广播电视里听到的播音声,字正腔圆,语调轻缓,但掷地有声,完全没有稿子,一句句家常话怎么听就像新闻播报。她说,《奉贤报》没看过。奉贤来过,但没有这么的走近过。今天的机会很好,以后会多关注奉贤。谦逊又实在的话,让人看到了她的率真。
    曾经在电视的节目里我听说过林牧茵是个学霸觉得不可思议,今天听她介绍怎样的一边工作,一边读硕士生、博士和博士后。确实她在主持、播音岗位上屡屡获得多项殊荣,在课堂和学业又出产一篇篇优质的论文。据说她在文体活动方面又是样样精通,甚至“一不小心”她拿到了乒乓球国家二级裁判员证书、厨师三级证书……很多证书。前年她的首个摄影作品还获得“和平与发展”2014上海国际“郎景山摄影艺术奖”慈善摄影大赛金像奖。工作学习两不误,这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坚持。还翻译出版了两部外国作品《公众舆论》和《圣经造就美国》,以及译本《幻影公众》是一版再版。这样的硕果累累,她却轻松的一句,“优秀是一种习惯”。但谁都知道这些成绩取得的背后,必须付出巨大的艰辛。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有得必有失。俗语说的“学海无涯苦作舟”,但在她的眼里是“学无涯乐为舟”。在今天的讲课时她一再的强调,“成功是优秀的副产品”,“读书已成习惯”,“学习的习惯是可以培养的”,“读书是快乐和幸福的,是需要终身学习的”。字字句句出之肺腑,她也是这么做到和正在继续做着。
    现在她主持每天晚上9:30到10:30分一小时的上海新闻夜线直播,还有每周日中午11:30到12:00点半小时的谈话类节目《道理》。而《道理》这档新节目的推出,并收到节节攀升的收视率,让她有了一份成就感,也正是她读的国际关系学和哲学系等专业知识,让她在这么重要的新闻节目主持中能游刃有余。“知识是靠结累的,学习是触类旁通的,暂时看似无用的东西,一定会有用的时候”。她不断的告诉大家要广泛的阅读,要多读经典,不要浪费生命和时间。哲学教会人思考,是万能的钥匙。她希望在座的多学习科普知识,增强科学的思维,并推荐了几本读物:美国的译本《万物的追问》、易中天的《中华史》和《费城风云》等。
    走下银屏的林牧茵今天是素面朝天,就像个邻家的大姐姐,虽然已近不惑,但还是像个读书的女学生,浓浓的书卷气,整个活动中无论倾听,还是讲述,始终保持着微笑。这微笑绝不是职业应付式的笑,这笑容真诚、素朴。她虽然是北方大连人,但长得很南方,戏言有人说她是纯上海人。而她自己也确实越来越喜欢上海。在讲课结束后,大家纷纷上前和她合影,她还是一如既往的和蔼亲切,没有半点明星架子。让大家一次次拍个够,当然我也不错过机会,甚至还和她玩自拍。当提出让她在本子上签名时,一口答应。
    这样一个功成名就的明星大腕还能如此的亲民随和,这样的一个人能不成功?
    报社的钱忠群总编在主持会议时说得好,从林牧茵身上,我们体会到了“知识就是力量”,“知识能改变命运”。他说,看到林牧茵就会想起另一位历史名人林徽因,她们俩的名字太像了。我不知道她的父母是不是也仰慕林徽因?而今天的林牧茵是林徽因的粉丝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