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审知,字信通,又字详卿,光州固始(今河南省固始县)人,五代十国时期,闽国的建立者
朱温建立后梁之后,由于其实力雄厚,其它的一些割据势力纷纷向他称臣,朱温就一一封他们为王。公元909年,朱温封占据闽地(今福建省)的王审知为闽王。
王审知和他的长兄王潮、次兄王审邽本是中原人士,由于黄巢起义,天下大乱,他们哥儿仨就参加了王绪的义军,一路南下来到了福建。义军很快占领了一些州郡。可是义军首领王绪却是个胸无大志且猜忌心极重的人,他对王家三兄弟在义军中逐渐壮大的声威非常不满,就想害他们。王潮看事态不妙,遂先下手为强,囚禁了王绪,夺取了义军的指挥权。此后义军就在王氏兄弟的率领下,平定了整个福建地区。唐王朝就任命王潮为福建观察使,承认了王氏兄弟对福建的统治。
王潮死后把自己的位子留给了三弟王审知。王审知这个人深沉有谋,做事老成干练,且为人谦逊谨慎,由于他喜欢骑白马,在军中有“白马三郎”的美称。在他治理福建的近30年时间里,实行保境安民的政策,向后梁称臣纳贡,并与南汉、吴越的地方割据势力缔姻结好。他整顿吏治,用人唯贤,重用不受馈赠的贾郁、重视农业的颜仁郁及黄滔等人。当时在外地任职的翁承赞、王倓、徐寅等纷纷来归,都得到了他的重用。他还在福州大兴"四门学",以教闽士之秀者;又在各地广设庠序,搜集整理文献,使闽中文教事业得到发展。王审知重视发展农业生产,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鼓励垦荒,围垦造田,扩大耕地面积。又兴修水利,扩浚福州西湖、福清祭苗墩海堤、长乐海堤、连江东湖等,鼓励农民种茶,每年输出茶叶五六万斤,福州鼓山的茶叶还被列为贡品。并且他还非常重视商业和对外贸易,开辟福州的外港甘棠港,使福州成为东南地区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王审知还撤除关卡,免除苛税,使得贸易额扩大,财政收入增加,人民生活相对安定。在国力强盛的时候,王审知两度扩大福州城池。唐天复元年(901年),于小城外加筑城墙,称为"罗城"。后梁开平元年(907年)筑南北夹城,谓之"南北月城",面积比旧城扩大七倍多。王审知还笃信佛教,主政时兴建或修复的佛寺达200多座;还铸造金铜大佛,用金字缮写四藏经送入开元寺。总之在他的英明治理下,福建的经济、文化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人民富实安定,史称“境内小康”。他也被后世人尊为“开闽圣王”。

当时的后梁虽然是实力最强的政权,但在他北部的晋王李克用的势力也很强大,双方互相杀伐,都死伤惨重。
李克用本来和朱温一样都是镇压黄巢起义的功臣,并且李克用对朱温还有恩。有一次黄巢的大军围困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朱温抵挡不住向李克用求援,李克用毫不犹豫的率大军前来救援,解了朱温之困。朱温装作非常感谢李克用的样子,在汴州城里大排筵宴款待他。李克用丝毫没有防备朱温,喝了个酩酊大醉被架回到驿站休息。谁知道在夜里,朱温派人火烧驿站想治李克用于死地,幸好李的亲兵拼死救出了自己的主帅,逃出了汴州。从此两个人成了势不两立的仇敌。李克用死了之后,他的儿子李存勖继立为晋王,继续与后梁作战。
再说朱温,这个人是地痞流氓出身,即便在当上皇帝之后,他仍然不改自身的氓流习气,他不仅为人残暴,还非常的荒淫,甚至让自己的儿媳妇们挨个入宫侍寝。他的儿子们为了得到老爹的皇位,也只得暗气暗憋。到了公元912年,朱温在洛阳得了重病,也许他自己也觉得大限快到了,就准备把皇位传给养子朱友文。这下可刺激了他的亲生儿子,他的三子朱友珪立即买通了禁军将领,入宫亲手杀死了自己的亲爹,然后在洛阳称帝。
朱友珪的称帝自然不能让他的兄弟们心服,于是朱温的另外一个儿子朱友贞就与大臣杨师厚合谋,鼓动禁军哗变,杀死了朱友珪,然后在开封即位,是为后梁末帝。虽然朱友贞登上了皇位,但是后梁内部争夺最高权力的变乱一直不断,再加上多年来治理无方,百姓组织的起义此起彼伏,这都严重的削弱了后梁的实力,也为李存勖南下创造了条件。
公元923年,在消灭了后梁的盟友燕王刘守光、击败了契丹人的进攻之后,李存勖在魏州(今河北大名)称帝,国号为唐,史称后唐。李存勖就是后唐庄宗。这个时候,他已经占领了后梁黄河以北的全部州郡,实力已经超过了后梁。后唐庄宗就在称帝的当年大举南下攻梁。后梁虽然国力日衰,但坐镇中原多年,仍有大量的军队,双方展开了惨烈的苦战。
虽然正面战场上后梁军节节败退,但梁军仍然派出了几路大军绕道进攻后唐的后方,兵锋直指李存勖的老巢晋阳(今山西省太原)。这个时候,许多人都建议李存勖先退兵保住自己的根据地,可李存勖却力排众议,接受了大将郭崇韬的建议,命大将李嗣源率轻骑昼夜兼程乘后梁主力部队都在黄河以北之时,直捣梁都开封,而他则率领大军继后。李嗣源没有辜负李存勖的信任,他一路势如破竹,摧城拔寨很快打到了开封城下。当梁末帝得到后唐军打来的消息之后,知道大势已去,遂在绝望中自杀。
公元924年正月,李存勖率军进入开封,后梁灭亡。不久李存勖将首都迁往洛阳,就此中原地区进入了后唐统治时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