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所知道的河南历史——南北对峙(一)

(2007-04-15 15:59:15)
标签:

河南历史

北魏

魏太武帝

宋文帝

北伐

我所知道的河南历史——南北对峙(一)

北魏、宋对峙图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南宋大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这句词生动的描写了南北朝时期南朝宋元嘉(宋文帝年号)年间的两次北伐战争。

    公元417年,在北伐取得巨大胜利的情况下,东晋太尉刘裕却毅然的撤军南归,这位年逾花甲的枭雄放弃了统一北方的计划回到了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他要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过一把皇帝瘾。公元420年,刘裕通过“禅位”顺利的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建立了宋政权,拉开了南北朝的序幕。不过好景不长,刘裕只做了不到3年皇帝就病逝了,皇位传给了太子刘义符,朝中政局发生了动荡,这给了北方的霸主北魏进兵中原的最好时机。魏主拓跋嗣派大将奚斤进攻黄河南岸的洛阳、虎牢(今河南省荥阳西)、滑台(今河南省滑县)等三座军事重镇,短短的3个月时间,洛阳与滑台就相继失守,黄河以南的大片领地都落到了北魏的手中,只有虎牢还在坚守,但是由于救兵迟迟不到,在固守了200多天之后,虎牢也失陷,宋失去了项城(今河南省项城东南)以北的大片国土。

    公元423年,拓跋嗣驾崩,其子拓跋焘即位,是为魏太武帝。第二年,宋也发生了皇位的更迭,大臣徐羡之等人废少帝刘义符,迎立刘义隆为帝,是为宋文帝,改元元嘉。由于南北双方都刚换了皇帝,政局都还不稳,于是都以和为贵。公元430年,宋文帝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手段除掉了威胁他皇位的权臣,将朝廷大权彻底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面对着北方的强敌,年轻的皇帝雄心勃勃,他也希望自己能够像乃父刘裕一样做出一番大事业,于是北伐成为了他的首选目标。正好这个时候,北魏正在进行统一北方的战争,没有多少心思照顾南方。宋文帝遂于该年命右将军到彦之率领大军北上伐魏,企图收复河南失地。

    公元4307月,宋军进入中原地区,由于北魏军多来自北方极寒之地,考虑到中原地区的酷暑时节不利于魏军作战,再加上镇守河南地区的魏军兵少,魏太武帝遂主动让出了洛阳、虎牢、滑台等中原重镇,将军队撤到黄河以北,等待时机反攻宋军。宋军在兵不血刃的占领了河南之地之后,骄傲情绪充满了全军,许多人都认为北伐取得全胜指日可待。不过,安北将军王仲德的头脑却非常清醒,他一再指出北魏军不可小视,他们主动撤退一定是有阴谋,宋军应该严加防守,可惜这个时候,宋廷上下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没人听王仲德的。

    果然到了秋高马肥的时节,魏太武帝亲率精锐骑兵反攻宋军。没有防备的宋军一战即溃,一败再败,不但将收复的河南之地全部丧失,还让北魏军杀入了宋境。不过由于北魏此时也是连年争战,耗费严重,所以,在取得了河南之地之后,魏军也就主动撤军了。就此双方罢兵。

    公元450年,在宋文帝一系列开明政策的治理下,刘宋王朝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百姓的生活水平更是达到了小康,史称“元嘉之治”。内部治理好了,君主就想向外发展,再加上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做后盾,宋文帝的腰杆硬了起来,于是那个尘封了20年的北伐梦又一次进入了文帝的脑中。不过还没有等宋文帝动手,北魏的10万大军就先向刘宋进攻了。魏太武帝拓跋焘在这年的二月亲率大军10万南下,刘宋的南顿(今河南省项城西南)和颍川(今河南省许昌一带)太守弃城逃跑,北魏大军兵进悬瓠(音户)城(今河南省汝南),这时的悬瓠城只有刘宋一千守军,形势岌岌可危,但悬瓠城守将陈宪却丝毫没有畏惧,率领着士兵死守城池,北魏大军日夜攻打,并在临近城墙处建了许多高塔用强弓硬弩往城里面射,刘宋的士兵只得顶着门板在城里走动。北魏还出动了攻城车,用巨大的铁钩将城墙挂住,把南城拉出了一个大缺口,而宋军马上在缺口处建起了一道内墙,仍然死死的守住城墙不让敌人进来。魏军见没有别的办法,就发动了总攻,妄图利用人海战术攻下悬瓠,双方展开了惨烈的激战,北魏军死伤无数,尸体都堆的跟城墙一样高了,后面的魏军就踩着同伴的尸体往城墙上,刘宋的守军在陈宪的指挥下,无不以一当百,杀死了数以万计的北魏军,最终也没有让北魏军攻进城来。此时,宋文帝已经派出了数路援军援救悬瓠,援军击溃了北魏大将拓跋乞地真的部队,并斩了拓跋乞地真,双方一直对峙到夏季到来,魏太武帝见占不到便宜就撤军北归。

 

我所知道的河南历史——南北对峙(一)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字佛(音必)狸,鲜卑人,

我国少数民族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本来,这一次的防御战,宋军已经是损失惨重了,可宋文帝却无视现实状况坚持要主动进攻北魏,于是在这年的7月,在朝野上下的一片反对声中,宋文帝一意孤行几乎起倾国之兵,大举北伐。宋军兵分三路向中原地区杀来,东路军由宁朔将军王玄谟所率领的水军从山东沿黄河西进围困了河南重镇滑台,本来武器精良、兵力充足的宋军是有机会攻破滑台的,可是主帅王玄谟却一再的指挥失误,先是部下建议他城中都是茅草屋,可以用火箭攻,他拒绝采纳。然后部下又以北魏救兵将至建议他强攻滑台,他仍不采纳,这样在手握强兵的情况下,王玄谟整整围困了滑台3个月也没能攻下城池,贻误了战机。

    另一边中路军则接连攻陷了长社(今河南省长葛东)、大索城(今河南省荥阳一带),兵锋直指虎牢,而西路军也进展顺利,攻占了弘农(今河南省灵宝一带),取下了陕城(今河南省陕县),使整个关中地区都震动了。

    北伐军的高歌猛进,其实是与魏太武帝所实行的后发制人的策略有关的,他仍然与前次一样,首先避开宋军的锋芒,避免在酷暑时节与南方士兵居多的宋军决战,另外就是等待时机,待秋高马肥的时候再组织骑兵反攻。这年的10月,北魏开始了反击。

   魏太武帝亲率大军渡过黄河向滑台杀来,已经顿兵滑台城下3月有余的王玄谟看到北魏的大军,居然一仗也没打,就撒腿跑了,这一跑不要紧,不但使自己所帅的军队几乎全军覆没,还使整个东路军全线败退,造成了东路军整体失败。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由于东路军的溃败,使得西路军成为了孤军,没有办法宋文帝只好让西路军也撤了回来,西路军所取得的辉煌战果也顷刻间化为乌有。

    在取得了初步胜利之后,魏太武帝组织着魏军兵分五路大举南下,由魏永昌王拓跋仁率领的魏军从洛阳出发,连克悬瓠和项城(今河南省项城),直向刘宋重镇寿阳杀来,其余的各路魏军也高歌猛进,魏太武帝见形势大好,遂率领着精锐部队直抵瓜步(今江苏省六合东南),与宋都建康隔江相望,声称要渡江灭宋。其实这不过是魏太武帝虚张声势罢了,这个时候的北魏军也已经是损失惨重,人困马乏了。不久,魏军就撤回了河南,宋文帝的第二次北伐又一次以失败告终。

    这一次的宋魏交兵,两方都是元气大伤,刘宋苦心经营20年的小康局面一去不复返,而北魏也由于长年的战争,国力损耗严重。尤其是双方反复争夺的河南地区,更是赤地千里,死尸相枕于道,双方都无力再战,就此南北罢兵,出现了一段相对和平的时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