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我所知道的河南历史——三国两晋(七)
(2007-04-03 22:14:12)

晋元帝司马睿,字景文,河内温(今河南省温县西)人,东晋王朝开国君主
就在中国的北方打的昏天黑地的时候,江南地区还算比较平静,镇守在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的琅琊王司马睿一直按兵不动,这到不是他心怀异志,而是他得不到江南士族的支持,力量还很弱小。原来自从三国时期开始,江南的士族就形成为一股强大的地方势力,早在司马睿出镇建业之前,江南的士族就依靠自己的力量镇压了大股的流民起义,可以说他们的实力相当雄厚,可司马睿作为一个从北方逃到南方的王爷,又是晋王室的远支自然不受江南士族的重视,但如果得到这些人的支持,司马睿又无法在南方立足,所以这些事情着实让司马睿头痛。
司马睿的心事自然逃不过他的谋士王导的眼睛,为了帮助自己的主子获得江南士族的支持,王导就将自己做扬州刺史的堂兄王敦叫来,一起商议了一条计策。
在江南,每年的三月初三是禊(音系)节,百姓和官员都要到江边去“求福消灾”。这一天王导让司马睿坐上华丽的轿子到江边去,前面有仪仗队鸣锣开道,王导、王敦和从北方来的大官、名士们,一个个骑着高头大马跟在后面,排成一支十分威武的队伍。本来过节这天就有很多人在江边看热闹,这回看到了这么大排场,一下子轰动了整个建业城,许多没看得起司马睿的江南士族们都大惊失色,后悔自己慢待了他,纷纷出来拜见他,司马睿也摆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对这些人一一给予封赏,并让王导登门去请一些名士出来做官。再加上一大批从北方逃难过来的名门士族也投奔到司马睿的帐下,一时间江南地区是人才济济,司马睿的地位也巩固了下来。
公元317年,在听说晋愍帝被杀之后,司马睿在建康(即建业)即位,是为晋元帝,历史把他所建立的晋朝称为东晋,虽然王朝的实力并不强,但他却保住了江南的半壁江山,使得许多从北方逃离的人民得到了一个相对和平的地方。
不过,这时的北方已经是山河破碎,血流成河了,汉主刘聪虽然灭了西晋王朝,但是他并没有真正的统一北方,他手下的大将石勒早已是拥兵自重,不听号令了。
公元318年,汉主刘聪病死,他的族弟刘曜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并将首都迁到长安,改国号为赵,史称前赵。次年,前赵大将石勒公然在河北称王,脱离了前赵政权,建立了后赵政权。双方之间互相攻伐,乱做一团。
北方的混乱局面为南方的东晋政权收复中原提供了条件,但东晋小朝廷的君臣们却都是些胸无大志的人,只想着偏安江南一隅丝毫没有进取中原之意,但一个叫祖逖的北方人却坚持要朝廷出师北伐,晋元帝没有办法就任命祖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只给他一千人的粮饷和三千布,让他自行招募士兵,其实就是让他自生自灭,不过祖逖却是坚定的很,他带着自己的家人渡过长江,驻扎在淮阴打造兵器,招募训练士兵,准备北伐。
当时的中原地区基本上被羯族首领石勒占据,当地的一些汉人为了抗击异族的入侵,结成了大小不等的武装集团,大的上千家,小的数百家,筑堡而居,称“坞堡”或“壁”、“垒”。坞堡主各据一方,互相攻伐,与石勒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祖逖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纷乱如麻的局面。

祖逖、刘琨闻鸡起舞
不过祖逖确实是一个有勇有谋的人,他首先去劝说那些汉族的坞堡主们停止攻伐,共同抗敌,然后对那些不听从的人坚决予以打击。为了打开北上的通道,祖逖首先对割据豫州的几个豪强采取行动。当时的豫州盘踞着张平、樊雅等人,他们公然的阻止北伐军北上,祖逖与张平对峙了一年多,后来诱降了张平的部属谢浮杀了张平,才得以进驻太丘(今河南省永城西北),接着就是与樊雅的苦战,双方也对峙了许久,最后还是通过劝说,才使樊雅投降,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祖逖总算艰难的在豫州站稳了脚跟,打通了北进的道路。
就在祖逖准备继续北上的时候,本来已经投靠东晋的蓬陂(在今河南省开封境内)坞堡主陈川因为部众归附祖逖而与北伐军决裂,他大掠豫州诸郡,后被祖逖击败,他遂举浚仪(今河南省开封西北)投降了石勒,石勒派遣他的养子石虎救援陈川,祖逖与石虎对战,终因寡不敌众,只好退兵。石虎就在将豫州洗劫一空之后,率军回了河北,留部将桃豹守备浚仪城。祖逖则派遣部将韩潜进攻浚仪,占据了城池的东半部,这样两军一个占据东城,一个占据西城,对峙了40多天,双方的粮食都供应不上了。
这个时候,祖逖见力战难以取胜就设计智取。他让士兵把粮袋里装满沙土,然后派千余人源源不断的把这些粮袋运进城里,并故意派几个士兵扛着装着粮食的粮袋走在最后面,然后装做很累的样子,坐在道边休息。桃豹军见了就去夺他们的粮袋,这些士兵立刻弃粮而走。桃豹军抢到了粮食,以为祖逖军粮食尚足,而己方已经断粮,遂士气低落。这时石勒派人给桃豹运粮,祖逖派韩潜埋伏在半路将粮食全部截获。这下桃豹没办法了,只好连夜逃跑,败回了东燕城(今河南省延津东北)。祖逖乘胜进军,派韩潜攻占了封丘,自己则夺取了雍丘(今河南省杞县)。后来,祖逖又多次出兵进攻石勒的据点,收复了大片的土地。
在北伐的过程中,祖逖对于那些割据一方的坞堡主大多采取积极争取的措施,对于那些已经归附石勒并送了人质的坞堡主,祖逖给予充分的理解,并不逼他们公开承认归降晋朝,并且还时不时的假装派兵袭击他们,以解除石勒对他们的怀疑,这些坞堡主对祖逖都感恩戴德,所以经常给他传递情报,正是这些情报使祖逖打了许多胜仗。
虽然祖逖的北伐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他却从不骄傲自满,仍然保持着躬自俭约的生活,不为自己置办私人的资产,并鼓励子弟参加生产,与民同甘共苦,使得遭受了数十年战乱的河南地区生产生活得到了一定的恢复。
祖逖的日益强大使后赵主石勒不敢再进兵河南,为了向祖逖示好,石勒专门派人修缮了祖逖的祖坟,并致信给祖逖希望双方进行贸易往来,祖逖并没有给石勒回信,但却不制止双方的贸易往来,结果“收利十倍,公私丰赡,士马日滋”获得了丰厚了回报,已经过够了苦日子的中原人民总算过上了几天好日子。
不过,一心想恢复旧山河的祖逖不会就这样满足了,他一边养精蓄锐,一边在等待时机,准备渡过黄河收复河北地区,可就在这时,朝廷却任命无才无德的戴渊为都督豫、兖等六州军事,坐镇合肥,节制祖逖军,其实就是对祖逖不放心。祖逖一心为国,只想使山河一统,数年艰苦的战斗才收复黄河以南的领土,到头来却得不到当政者的信任,其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但是祖逖却没有因此而放弃,他继续为北伐进行着准备,即使是在生病期间,他仍然亲自营建虎牢(今河南省荥阳汜水镇西北),加强守备,可惜城还没有建好,祖逖就已经不行了,在听到晋元帝与开国功臣王敦之间为了夺取权力而明争暗斗时,祖逖知道一切都没有希望了。
公元321年,祖逖病死在雍丘,时年56岁。豫州的百姓听到祖逖的死讯,如丧父母,痛哭流涕,许多百姓还自发的修建祠堂纪念他,一代民族英雄就这样带着壮志未酬的遗憾离开了人世。
祖逖死后,东晋王朝派祖逖的弟弟祖约为平西将军、豫州刺史统领他的部众。不过祖约这个人远没有其兄的能力,手下的人逐渐都离他而去了。石勒见祖逖已经死了,就起兵大举南下,内部矛盾重重的东晋王朝本来就没太在乎中原的得失,索性将部队撤回到江南,祖逖呕心沥血才收复的失地,没多久就全部失去了,中原人民再次陷入到了水深火热之中!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