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哀悼一只在围观中慢慢死去的麒麟

(2014-05-11 11:43:03)
标签:

杂谈

                         http://s7/original/001lmbaczy6IN0CdZtQ66&690
    近日有人在重庆缙云山发现一只似蛇非蛇的怪物,经专家鉴定后,确认是我国的濒危动物脆蛇蜥。这令我想起2500年前鲁哀公西狩获麟那件在当时引起巨大轰动的新闻。
    那也是一只怪物,不过它死了,被惶恐的人们扔在了城门之外的大马路上;孔子急匆匆地赶来,紧张地辨识了一眼,然后掩面而泣……从此他精神恍惚,春秋至此戛然而止。
    “麋身而肉角”的麒麟大约就是麋鹿的近亲吧,在远古是寻常可见的一种动物,与后来被神化后能驾云吐火的形象相距甚远。到了孔子所在的末世,这个物种已经濒危,比今天的大熊猫还稀少,以至于被捕获之后“众莫之识”,恰如我们偶然见到蛇蜥。只有博学的孔子认得它是传说中的祥瑞之物。
    令孔子伤心绝望的这只麒麟,是在被庞大的猎队长距离追袭之后,终于精疲力竭而就擒。一位叫鉏商的车夫捉住它时,它的一条腿受了伤。然而,捉住之后,兴奋的狩猎者才发现,这是只从来没有见过的四不像。究竟是何方妖孽啊?他们既好奇又害怕。经过一番折腾,怪物瘫倒在一条叫五父衢的马路中央,双眼紧闭,无声无息,那情形神秘、恐怖而又可怜。围观的人们忐忑不安却又忍不住要伸着脖子探个究竟。
    常年潜藏在深山老林,只留给人世间一个神秘背影和遥远传说,麒麟谨小慎微却依然逃脱不了被猎杀的命运。
     祥瑞死了,就成了最大的不祥之兆。在那个礼崩乐坏的年代,人们对大自然的掠夺蹂躏也几乎疯狂,为了获得更多猎物无所不用其极。赶尽杀绝,竭泽而渔,贪婪、残忍和血腥程度前所未有,猎杀的规模和阵容也是空前庞大。
    “网开一面”不再是被尊崇的美德,也只有孔子才会闹所谓“钓而不纲、弋不射宿”的笑话。
    遥想尧天舜日,麒麟步郊,凤凰来仪,连动物都活得其乐融融。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也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方式。至德施及禽兽,不仅是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平衡生态之术,更是从爱人出发而扩展开来的对待所有生命的仁爱之道。
    可怕的是,当人们为了没有止境的欲望而丧失理性和良知后,仁义道德之类的说教就成为不合时宜的笑柄。
人心已不可收拾,“吾道穷矣!”孔子为麒麟之死而哭,更为世道人心的堕落而悲。
     可是,孔圣人未必知道,他所面对的世道,在有如绵延不绝的崇山峻岭的漫长历史中还不是谷底,当时的人心也没有全成地狱。毕竟,人们在怪物面前产生了莫名的恐惧,因而那只麒麟在人们的惊疑中得以尸骨保全。
    长夜里的一盏灯虽然微弱如豆,但毕竟还亮着,没有彻底熄灭。
    如果那些人无知更无畏,心灵全部为暴戾充塞,以致天不怕地不怕,那么,那天正在内室埋头著述的孔子所听到的,恐怕就不是关于出现怪物的报告和询问,而可能是一次共享珍禽异兽的饕餮盛宴邀请。
    时代一旦堕落沉沦,动物也不得安生,被猎杀倒在其次,怕只怕活着找不到家园,惶惶不可终日,死时被剥皮,剃骨,挑筋……生难死更难。
    一旦动物如此,人世间离黑暗苦难的深渊还远吗?
    麒麟不见,但愿灯还亮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