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虫眼买菜”凸现市民无力感
(2010-09-07 10:09:50)
标签:
虫眼
农产品质量
市民
河南省
审计
挤占
挪用
杂谈
|
|
河南省审计厅最近一项审计调查显示,近几年该省投资建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项目,资金多次被挤占挪用,已建成的县级农产品质检站,多数也没有正常运转,引发人们对食品安全监管的担忧。一些地方因为缺少食品检测设备,部分消费者甚至把虫子当做“检测工具”,专门挑有“虫眼”的蔬菜购买,因为“虫子吃的菜农药残留肯定不超标”。(据9月6日新华社)
虫子成为了蔬菜安全品质的“检测工具”,只因为本应该承担质量检测任务的相关部门失职渎职。尽管盘中餐被虫吃和可能藏有虫子,对于市民来说是一件恶心的事情,但与恶心相比,吃了有毒食品而生病、丧命更令人揪心、伤心。市民以恶心换放心,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不过,很多市民可能不知道的是,虫子产生耐药性后,蔬菜有“虫眼”,并不意味着“农药残留肯定不超标”。
其实,市民除了挑“虫眼”之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大胆向相关部门“挑毛病”:我们花钱养着你们,你们为什么不管事?既然不管事,凭什么要我们养?
“挑毛病”很管用,很有力,但真正实施起来比挑“虫眼”要难得多。要证明相关部门“不管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市民吃了残留农药超标的蔬菜,导致身体素质下降、得慢性病,这可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且身体素质状况是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很难说明农产品质检部门在其中应承担多少责任。即使发生了群体性的中毒事件,那也是不法商家的罪过,管理部门的责任就是对商家进行严厉查处,或者再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大检查”。以失职渎职之质疑向相关部门问责,普通市民有心无力。
政府部门在发生公共事故、暴露监管漏洞后,常常抱怨投入不足、硬件设施落后。可是,如果不是审计部门公布调查结果,市民怎么知道河南省近几年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资金被大量地挤占挪用呢?怎么知道建豪华办公楼、购置小车、发放补贴的经费原本是用来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项目的呢?又怎么知道即使有些建成的项目也是摆设,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只是上级检查时“装装门面”的呢?而这种信息披露又不是程序化、常规化的制度安排,财政黑洞吞噬了公民多少血汗钱,其去向多是一笔糊涂账。
再说,曝光之后又如何?记得前几年,“审计风暴”令社会上下一遍震惊,可是有几人为其暴露的巨额财政违规操作承担责任、受到处分?所以风暴年年刮,问题年年同。河南省此次暴露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项目建设资金使用混乱,究竟有哪个部门、哪个主管领导为此担责,我们只能密切关注;此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是否能够上一个台阶、市民是否可以吃上放心食品,我们更是不得而知。
当人们对某种掌控着自己命运的事物缺少足够支配力量的时候,就把希望寄托在那些偶然性的征兆上。正是市民对于政府监督的无力感,导致他们宁愿挑“虫眼”也不去跟政府“挑毛病”。市民不信赖政府,却转而“相信”虫子,其中透露的信息是:社会不和谐因素“超标”。(全文1166字)
(彭联联)
相关新闻链接:
http://news.sina.com.cn/c/2010-09-06/095921046661.shtml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