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监考用上安检

(2009-06-07 06:29:33)
标签:

教育

安检

高科技作弊

诚信意识

高考

当监考用上安检

 

 

 

   http://www.gmw.cn/images/2008-06/07/xin_340605071336531179024.jpg

 一年一度的高考开始了。今年,湖南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严防高考中的高科技作弊,规定所有参加高考考生进考室前必须接受安检,以各种形式阻挠或拒绝接受检查的考生,一律不准参加考试。(据6月6日《中国青年报》)

以安检为考试把关,此举实属不得已为之。近年来,高考作弊手段步步升级,防不胜防,连一些间谍使用的隐形通讯工具也被派上了用场。笔者行文至此,收到一条提示短信:高考期间,考点及周边区域将对无线电信号进行屏蔽,如对您通话造成不便,请谅解。

笔者当然能够理解,只是总觉得有些别扭。一场考试,搞得像是防恐反恐,气氛悚然,终究不是滋味。可以想见,那些平素胆小的考生,仅仅因为裤带、纽扣上的金属引起安检器报警,也会心跳加快,惊慌不安。再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近年来各种高科技作弊工具,正是在作弊与反作弊两者之间斗智斗勇中出现。科技在发展,安检器不是没有克星,信号屏蔽不是没有解除办法。更何况安检器终究要通过掌握安检器的人起作用,而人是最容易变通的。

作弊者只是极少数,但极少数也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普遍不信任,为了防范极少数,必须让全体考生接受安检之累,让无辜市民承受通讯不畅之苦。普遍的不信任反过来又在无形之中影响着社会人格的形成。恰如为了防盗,千家万户重重叠叠的铁门、铁护栏造成人与人之间的隔离感、疏远感和孤独感。莘莘学子们在通过安检,承受着充满怀疑的眼光的审视时,心理上产生怎样的反应,恐怕他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

我们的社会一方面教育年轻人要讲诚信,一方面又每每将他们至于不被信任的境地消减他们的诚信意识。这是一个巨大的悖论和恶性循环。诚信是一种氛围、一种互动过程,一个人越是被信任,越容易养成自律意识;越是被监视、防范,越是容易造成诚信意识的荒芜。近些年,有一些高校为了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设立无人监考考场,这确实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尝试。

利诱之大,导致人的道德底线滑坡,以此可以解释为何赌场欺诈丛生。高考作弊蔓延,正是在于这场考试承载的内涵超重,“赌性”太大,一考定终身。此弊不改,考试作弊与反作弊的较量就没有止境。对此,古代科举制度的日趋腐朽可以佐证。据载,科举到了清代,考场需重兵把守,考生进场需脱光衣服,甚至要检查发辫和肛门。一旦考试沦落到这样境地,是考生的悲哀,更是社会的悲哀。

仅从这个意义上看,高考体制改革刻不容缓。(全文958字)

(彭联联)

相关新闻链接:http://news.sina.com.cn/c/2009-06-06/062317962835.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