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设立体育节可以促进全民健身

(2008-08-15 08:15:23)
标签:

奥运

群众体育

竞技体育

体育节

杂谈

重庆网友建议8月8日设为中国体育节,32家知名报纸、网络媒体支持、响应,国家体育总局有关人士通过媒体感谢重庆网友,他说,设立“中国体育节”是一件大事,体育总局还不能确定,要国家批准才能设立,不过,等奥运会闭幕后,体育总局会认真研究(据8月14日《三秦都市报》)。
 从8月8日开始在北京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圆了中国人的百年梦想,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新形象,奥林匹克运动必将大规模地普及,奥林匹克精神会更广泛地弘扬。把8月8日设立为体育节,不仅是对这一世纪盛会的最好纪念,而且可以存续奥运会带来的奥运理念和体育热潮,促进我国的群众体育运动。
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一个维护人的尊严的和平社会的发展”。为此,我国的体育事业不仅要造就更多的优秀运动员在国际竞技体育中收金夺银,更要发展群众体育运动,不断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
1996年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号召全体公民广泛参与健身运动。十多年过去了,我国的体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竞技体育跻身世界强国行列,但是也应该看到,目前我国人均体育场地、人均体育消费和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与世界发达或较发达国家相比,仍处在较低水平;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体育发展程度差距较大。2006年9月,教育部公布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表明,对比2000年的调查结果,中国6岁—22岁学生的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水平明显下降,视率、肥胖率却不断攀升。
 全民健身,承载着国家的兴衰与民族的未来。竞技体育在某种层面上讲是“面子工程”,受巨奖、荣誉的引导,容易受到社会各方面的重视;而群众体育是基础工程,对于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意义是隐性的,效果要通过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来,需要通过一定的契机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
在“后奥运时代”如何发展我国的群众体育事业?体育节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平台。一年一度的体育节,是“奥运文化在中国延续的软性载体”,不仅可以促使各级政府和社会力量加大对于群众体育活动的关注度和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而且能够增强广大民众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不断掀起全民健身热潮。(全文865字)(发8月15日中国网评论频道、8月20日《长春日报》,《新京报》专题报道节选)
(彭联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