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信阳国土资源局集资建的连排官员别墅被网友以“最牛官员别墅群”为名在网上曝光,很快信阳市委市政府就作出处罚决定,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通报。但是,处罚决定不仅没有平息舆论,反而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有网友开玩笑说,给我一套房子吧,我愿意检讨一辈子,警告我三百次都行(据7月16日央视《新闻1+1》)。
“最牛官员别墅”被网友曝光没几天,信阳市委市政府就“及时”作出了处罚决定,动作不可谓不快。可是,从处罚的力度看,与其说是处罚,还不如说是保护。
地处黄金地段、价值上百万的高档别墅,官员们花20万就可以据为己有。可是,对于这种严重以权谋私的行为,上级的处罚却仅仅是“责令检查,行政警告,补齐房款,全市通报”。正如白岩松在电视节目中分析,市委市政府的处罚,如果没有更高层的干预,这将是终极处分。而处罚所称的“补齐房款”是按市场价补齐还是仅按20万元的成本价补齐,还不得而知,以信阳市工资水平看,按照市场价补齐恐怕是不可能的事情。
高档别墅在市中心鹤立鸡群,此前市委市政府领导和相关部门不可能不知,而非得等到被网友曝光之后市委市政府才“高度重视”,显见这种事后的监督是迫于舆论压力被动为之,其中是否存在更多的猫腻也足以令人怀疑。并且处罚实际上也是调子高,落实轻,所谓“全市通报”,无非是一种平息舆论的策略——此事已经有了处理结果,你们就不要再纠缠不休了吧。
官员手握权力,与平民百姓相比,他们的不当作为更容易给社会造成危害,所以,对于违纪违法官员的处罚应该更加严厉。可事实是,官位往往成了消抵法纪追责的一种资本,客观上造成官员的违纪违法成本比平民百姓更低。信阳市国土资源局将原本用于拍卖出让的40亩土地改用为领导别墅群用地,其直接导致的财政流失无疑是一个巨额数字,而其中很大的一部分又间接地变成了官员们的福利。他们受一点不痛不痒的处罚,却获得了巨大的实际利益,难怪网民希望也能享受同样的“待遇”。
对于官员的政纪处罚,其目的一是对公平正义的补救,二是警示后来者。如果对于违规者的处罚不足以抵消其违规所得,则处罚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成为一种包庇和纵容。当官员对于违规所得的预期超过其违规所罚,他们就会为了一己之私而采取“违规战术”。有人认为,“权力变现”正在成为一种流行病,当官员违规不会受到应有的处罚,权力变现之风必然逾刮愈烈。(正文951字)(已发7月17日《长江日报》)
(彭联联)
相关新闻链接:http://house.people.com.cn/GB/98384/99152/7516045.html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