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警惕泛道德,也要拒绝泛人性

(2008-06-05 05:15:12)
标签:

泛道德

泛人性

勉县教育局

人性

老师

范跑跑

社会属性

杂谈

    陕西省勉县教育局6月2日出台了一条新规定,高考期间若碰上余震,老师比学生先跑的将被处罚。消息一出当即引来了广大网友的争议,有网友质疑这一规定“强人所难”、不顾老师生死。
    勉县教育局的这条规定,明显是针对此前“先逃老师范跑跑”范美忠的风波而制定。笔者注意到,在关于“范跑跑”的争议中,已有评论认为,当地震发生,丢弃学生而独自逃跑,“这正是人性幽暗的正常表现”,谴责这种“正常表现”,就是“比地震更可怕”的泛道德主义。
    地震发生,要求老师提醒、组织学生一起逃生,却被冠以 “强人所难”的“泛道德主义”大帽,如此论调,看似顾及了“求生”这一普遍人性,实则是脱离所议话题的语境、混淆对错是非的泛人性主义。
    请这些人性“宽厚”者们注意,无论是公众舆论对于“范跑跑”的谴责,还是勉县教育局禁止老师比学生先跑的规定,都是基于“地震”这个大的背景。地震是一种悖逆人性的天灾,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将受到威胁。在此关头,最大的人性是什么?是成千上万的生命希望获得救助。道德的意义正是在于抑制人的自然属性中的幽暗,张扬人的社会属性中的亮点,使个体的需要更好地契合于大多数人的需要。作为政府部门的行政规定,力图摒弃人性中的幽暗,引导一种积极、高尚的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究竟何错之有?
     况且,无论是公众谴责的“范跑跑”,还是勉县教育局规定所涉及的对象,都是老师。老师是人,但他们面对学生的时候,已经不是自然人和普通人,而是担当有社会责任的社会人。老师与学生的生命是平等的,但保护学生也是老师的天职。大难临头,老师有忠于职守的自由,也有像“范跑跑”一样独自逃生的自由。如果一个老师放弃学生,自顾自先跑,这时他忠于的是自己求生的自然本能,却放弃了作为老师的社会职责,他是一个“普通的人”,却不再是一个老师,当然就应该承担相应的后果。勉县教育局的规定,正是对于不合格“老师”进行处罚,又怎么是“不顾老师生死”呢?
    我们要警惕泛道德主义,泛道德违背人性,其结果必然造成道德的虚无。但是我们同时要拒绝泛人性主义,人都是扮演着各种不同社会角色、肩负着不同职责而相互依存的人,需要担当道德责任和社会责任。抽空人的社会属性,只强调人的自然属性和本能,必然造成人不再是人,而只是大难临头各自飞的动物。(正文919字)(发6月5日《山东商报》)
(彭联联)
相关新闻链接:http://news.163.com/08/0604/02/4DIG4JGO00011229.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