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承诺重塑城管形象自欺欺人

(2008-04-28 06:49:49)
标签:

城管

形象

承诺

制度

杂谈

    正在山东聊城参加“和谐城管论坛”的全国各地近300位城市管理执法局长及代表近日达成共识,承诺其所在机构将“树立亲民理念,坚持文明执法,构建和谐城管”,希望以实际行动重塑公众心中城管执法人员形象(据4月26日新华社)。
    城管的社会形象在频发的粗暴执法和恶性事件中每况愈下。就在前几日,南京一市民因向城管人员竖起大拇指,讥讽他们“真牛”而引来十几名城管人员围殴,导致大便失禁、右臂骨折。近年来,类似的事件很多,城管打死人的新闻也时有所闻。正因如此,百度百科把“城管”解释成“打砸抢”和“黑社会”。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城管形象的恶化,与城管执法过程中的暴力冲突形成恶性循环。但城管形象的重塑,已不能停留在依靠城管自身的道德承诺。因为承诺的目的无非是要通过公开的道德宣誓以实现更加广泛的外部监督,承诺能否落到实处,关键要靠监督机制这一基础制度是否健全,监督机制不健全,再好的承诺也会流于形式。
    而诸多事实证明,公众监督、媒体监督已经不能对于城管执法人员起到应有的监督作用,城管粗暴执法引发的悲剧在一阵阵的舆论谴责声中一次次地重演。市民向执法人员据理力争、对执法现场拍照、竖大拇指反讽……其实都是市民对于城管执法的不同监督形式,而恰恰是这样的监督,每每遭到执法人员的粗暴报复。
    城管执法的粗暴和城管形象的恶化,已不是一时一地的偶然现象,而是众多城市的通病和一个久治不愈的问题。这一现象的产生,根源在于城管制度本身的疏漏和缺失。当前的城管制度,在管理职责上要求城管“包治百病”;在管理模式上却依然没有走出“以暴制暴、以毒攻毒”的惯性思维。
    好的制度使坏人变好,坏的制度使好人变坏。面对落后于时代发展需要的城管制度,我们不能简单责备城管执法人员的道德素质太低,也不要空想他们的道德水准突然出现飞跃。当务之急是完善相关制度,转变城管职能,变“管制”为“服务”,通过加强服务来解决城市管理中存在的诸多矛盾。
    在此情势下,相关部门和管理者不是致力于制度的改革和创新,而是习惯于以“承诺”哗众取宠,最终的效果不过是隔靴搔痒、自欺欺人。(正文855字)
(彭联联)
相关新闻链接:
http://news.qq.com/a/20080426/002155.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