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考录取优惠措施中有一条荒唐的规定:“对于深圳金融界高层的子女,加10分投档录取。”市招生办负责人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项规定在深圳已经试行了好几年,由于很多金融机构如银行、保险及证券等的总部设在深圳,为了留住这批人才,政府规定他们的子女读书过程中享有深圳户籍的待遇,同时在中考中给予适当加分。(据4月19日《南方都市报》)
各地在学校招生政策中给予少数特殊群体加分的优先规定有不少,如给军烈属子女加分、给少数民族考生加分、给见义勇为者子女加分等等。这些政策被公众普遍认可和接受,为什么深圳市给金融界高层子女加分的政策却格外刺目,被市民和网友所反感呢?这是因为该政策违背了二次分配所应该追求的“兼顾公平”原则。
社会资源和财富的分配体系包含着三次分配过程,其中,初次分配要讲效率,就是要让那些有知识、善于创新并努力工作的人得到更多的劳务报酬,首先富裕起来;二次分配要讲公平,政府应当利用税收杠杆、宏观调控、福利政策等手段来帮助弱势群体,建立全面、系统、适度、公平和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
给少数考生加分的政策就是二次分配的一个组成部分,该政策应该是通过国家强制手段,以牺牲局部公平的方式保护弱势群体,给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雪中送炭,以实现更高层次的公平和和谐。而金融界高层人士均属于社会金字塔上层的精英,政府即使要挽留、保护这些人才,也只能通过宏观政策创造更加公平的市场法则和更加灵活的竞争机制,让他们在一次分配过程中获得为市场所接受的报酬和待遇。而事实上,这批人士在一次分配中已经获得了远远高于社会平均收入的报酬,前不久金融行业高管天价年薪的曝光即可证明这一点。在此背景下,深圳市给金融界高层子女加分的政策只会加剧社会资源分配的马太效应,破坏社会的公平和和谐。
地方政府把中考加分政策作为挽留人才的措施,有目前我国教育现状的特殊原因。基础教育资源不均衡,校际差距大,而作为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中教育在录取时注重考分,一些人想要获得优质教育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光有金钱还不够,于是,中考加分就成为挽留人才的重要筹码。可问题是,深圳市的做法只会削弱社会上层家庭子女平等参与社会竞争的意识,助长他们的特权思想和养尊处优观念,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从长远看,该政策是对所要挽留人才家庭的间接伤害。(全文940字)
(彭联联)
相关新闻链接:http://news.qq.com/a/20080419/000255.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