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共管理就是寻找“最大公约数”

(2007-12-23 12:23:05)
标签:

时事评论

公共管理

利益诉求

最大公约数

    近年来,贵阳市民对于政府拆除路边报刊亭的质疑一直没有间断。7年前,贵阳市实行“还路于民”工程,将道路两边人行道上的设施全部拆除,包括所有的报刊亭。没有报亭,给行人买报带来困难,也促使无证流动报贩涌上街头。而如果批准设立报刊亭,其他路边摊点也会上街,再进行取缔就很困难。随后经市政府多部门商议决定,报刊亭将设在社区中,但此举也无法满足路人的买报需要。(据12月22日《新京报》)
    贵阳市政府遇到的矛盾其实也是当今城市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何实现便民服务与城市管理两者之间的动态平衡,考验城市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智慧。在当前利益诉求多元化格局下,政府的责任就是不断寻求各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满足和平衡。
    社会生活和公共空间有着不同的利益群体,就会存在着不同的利益诉求。就城市路边报刊亭的存废来说,一方面,道路的主要功能就是供交通之用,市民有享用通畅、整洁的城市交通环境的权利;另一方面,在保证该条件的基础上,市民也有获得便利的报刊售卖服务的愿望。不同的市民群体偏重于不同的利益诉求倾向,于是构成了城市管理的矛盾。而社会生活的发展,以及一个健康和谐的公共空间,就是这种不同利益诉求不断分化整合,不断博弈和调整磨合的过程。整合、博弈与调整过程,也是一个求取各不同利益诉求“最大公约数”的过程。
    在各种不同利益群体中,政府也存在自己的利益倾向。政府作为公共管理的决策者,如果缺少相应的制度监督,面对来自各方的利益诉求和博弈,很容易放大自身的利益权重,使公共管理决策向着对于自身有利的方面倾斜。在城市管理这一点上,最能展示政府管理水平的“市容”往往就成为政府决策时着重考虑的因素,所以,拆除公共场所便民设施、驱赶街头摊贩是近年来城市管理的一道常见景观。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当初贵阳市拆除报刊亭的决策留下近年来争议不断的后遗症。
    政府利益也有其合理性,但政府利益应当以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实现为前提,平等地参与各方利益诉求的博弈。公共管理部门应该通过一种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机制,通过一个话语平台与渠道,把各种散射的利益诉求与民众表达凝聚起来,寻求“最大公约数”。贵阳市街头的报刊亭是全部取缔,还是部分保留?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民主决策,通过民意听证会等方式寻找利益平衡的最佳结合点,而不是由领导“拍脑袋”。(彭联联
相关新闻链接:http://news.sina.com.cn/c/2007-12-22/014014576512.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