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政主导的大学必然越来越像官场

(2007-10-13 07:41:45)
标签:

教育杂谈

大学

官场

行政主导

    “中国大学的特点就是越来越像官场!”“我反对第一流学者当领导!有的学者当了领导还在做学问,乱套了!”近日,著名学者、北大教授陈平原莅临广州大学大学城校区出席广州大学学校文化建设论坛。陈平原以一个人文学者的身份“反省”当代中国大学存在的问题,其独到的见解、新锐的观点不时引发现场阵阵掌声。(据10月12日《新快报》)
    笔者以为,所谓“官场”就是“权力场”,而“权力场”的背后则是“名利场”。大学本应该是“学术场”,权力为学术服务。但是在行政主导体制下,大学是以行政权力为中心进行资源配置,权力主导学术研究,学术是为权力服务。行政权力(而非学术)成为牵动大学各个环节的中枢神经,于是大学的官场气息越来越浓。
    或者更准确地说,我国的大学本身就是官场链条中的一个环节。大学地位的高低主要是以其行政级别来划分,有“副部级大学”、“正厅级大学”、“处级大学”。与此相关的是,如今的大学随处可见处、委、办、科,还有产业集团、公司等。这些部门的主管人员也都有相应的行政级别。众多的级别与政府管理机构一起构成一个复杂的官僚层级关系。大学之间主要攀比的不是学术,而是行政级别。行政级别越高,能够获得的国家财政支撑越有保障,能够获得更多的优质资源。
     按照我国的《高等教育法》,大学拥有包括学科专业设置、教学活动组织、科学研究、招生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但是在现实中,从教学内容的安排、学科体制的确定、教学体例的设定到科研立项及课题经费使用,甚至研究生招生考试科目的确定,基本上都由行政命令主导,大学很难有相应的自主权,很难按照教育教学的规律办事。就大学内部来说,资源的配置也主要是以行政权力为中心。一旦为官,科研项目的获得,科研经费的争取乃至职称的评定都要比普通老师拥有明显优势。
     资源的流向和利益的驱动,决定人们的思维和行为选择,在行政权力一统天下的大学,权力就成为教授们的行为指挥棒,学术为权力服务,学术的增进与提升也不是他们人生的终极目标,而是获得权力的敲门砖。在这样的氛围里,大学怎么不越来越像官场。(全文835字)
(彭联联)
相关新闻链接:http://news.qq.com/a/20071012/000360.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