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邬氏通讯【盛世谈谱】西坞邬氏修谱随感

(2022-12-19 07:31:49)
标签:

古镇

家谱

文化

西坞

邬氏

分类: 邬氏通讯【盛世谈谱】

西坞邬氏修谱随感

西坞邬氏自元末开宗明祖以来,有据可查的就有八次修谱经历。第一次是1673年(康熙十二年),第八次是1948年,至今已有七十多年未修其谱。因遭受十年浩劫,各房家谱大多被付之一炬,幸存下来的少之又少。现在虽有几位老一辈宗亲提供的几本珍藏版残本,终究不能恢复完整族谱,追根溯源比较困难,中间有不少断层,令人感到非常惋惜。

最后一次修谱是1948年,西坞还没解放。虽说不上战火连天、民不聊生,但当时确实也是动荡不安的时局,老百姓经常吃不饱穿不暖。然而,西坞仍有许多宗亲为子孙后代有根可寻、有祖可追,执着地坚持修谱。当年的邬敦庆、邬荣昌、邬君芝、邬禹扬、邬谟煌父子、邬竹珊、邬永根、邬顺富等,包括我的父亲邬桂馥,他们都是狂热的修谱者。由于当时交通和通讯等各方面的条件限制,这些热情高涨的知识分子只能用最原始的步行、写信等联络方式,挨家挨户进行摸底调查。幸亏各房都有残存的原始资料,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历时半年有余,终于做好了各房的续谱工作,为本次(第九次)修谱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在当时经济条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他们还发动宗亲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把各房祠堂、堂前都修好,让邬家子孙仍有可祭之祠,这些前辈们真是邬家的有心人。 

俗话说:“乱世藏黄金,盛世修家谱。”如今恰逢盛世,老百姓安居乐业,修谱自然成了邬家人多年来心中的夙愿。由于“破四旧、立四新”的历史原因,家谱损毁和散失程度非常严重,这对修谱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邬雪琴老师明知困难重重,但总感到责任在肩。因为她在奉化图书馆工作多年,有非常丰富的修谱经验。她想趁自己还有精力,可指导宗亲完成修谱工作,否则将会是她人生最大的遗憾。邬雪琴老师的修谱想法与邬烈烈先生不谋而合,在两位老人的发动下,修谱班子终于成立了。具体总负责人是原西仲村老书记邬国光宗亲,邬岳君宗亲协助配合整理文档,还有其他辅助人员。

修谱不单单是趴在电脑前画红线、写文案,而是穿巷走户,逐户调查,个中艰辛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特别是邬岳君宗亲花甲之年还在学电脑,打字、制表、吊红线这一系列的操作应该是年轻人干的事,但他为了修谱工作,仍在坚持学习,不懂就问儿子。最为难的还是最后电脑制版时的修改工作,微信上说不清,只有不厌其烦地一趟趟跑电脑公司。老书记邬国光更是脚踏实地,亲自上门联络,认真填写各户家庭成员登记表,内容非常详实,有性别、年龄、字辈、婚嫁、子女、工作学习状况等。对个别有“想法”的宗亲他总是耐心地做好说服工作,讲解修谱是影响子孙后代的大事。在他的开导下,这次修谱几乎没有“钉子户”。为保证表格内容的准确性,他还要求填表人核对后再签字确认。邬雪琴老师翻阅了大大小小的所有家谱和族谱,因为都是残本,所以衔接的难度特别大。为了求证修谱时碰到的小问题,她总是想方设法去借阅家谱,费了不少口舌还不算啥,有时还要碰一鼻子灰。九十多岁高龄的邬烈烈老先生凭着他超强的记忆力,总能提供常人想不到的佐证,甚至还有许多故事。就这样,他们以坚忍不拔的意志,克服种种困难,历经五个寒暑,终于修成了各户的小家谱。他们接过前人的接力棒,传递给下一代,这是一件造福邬氏后人、功德无量的大事,我们为有这些宗亲而骄傲。

2019年,我有幸参加了广西南宁的邬氏宗亲会,真正领略了世界邬氏一家亲的理念。我作为邬氏宗亲大家庭的一员,更加勾起我对故乡西坞的感情。因我的父亲是上一次修谱工作的亲历者和组织者(主要是让房),生前还经常念叨修谱往事,我耳濡目染,也略知一二。因此我有责任、有义务把我的感受写出来,让更多的宗亲了解修谱的重要性,理解修谱工作者的默默奉献。

 

作者:邬学先

作者简介:邬学先,显字辈,奉化西坞邬氏让房支裔,生于1948年初,现居奉化城区。热心家谱文化,是西坞邬氏第九次修谱工作的参与者。

邬氏通讯【盛世谈谱】西坞邬氏修谱随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