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邬氏通讯【盛世谈谱】邬西濠有关研谱信件选登

(2022-12-19 07:30:26)
标签:

古镇

家谱

文化

西坞

邬氏

分类: 邬氏通讯【盛世谈谱】

邬西濠有关研谱信件选登

其一

德明宗亲如晤:

六月中旬于故里一叙,倏忽已是初冬时节,其间承惠寄上海图书馆珍藏之手抄本《邬氏宗谱》翻印稿,时值盛暑,老朽体力不支,加以翻印稿墨色灰淡。老眼昏花无法通读,故一直闲置案头,亦未尝还答为歉。后暑气消退,才慢慢借助放大镜,逐字逐句细细研读。

是谱依据晋邬奭公开封旧谱,经唐.西堂公,宋.惠中公,元.旭先公以及明清二代诸先贤,严密考订修续,上自春秋晋国介休授姓发迹,历经开封、南阳、豫章以迄于汉阳,地逾千里,时跨百代,绵绵瓜瓞,一脉相承,中无缺失,此在国内唯有曲阜孔氏之谱方得与之相足。邬氏至今尚能保存如此悠久详实之谱,实出吾人始料,惊喜之余又不免对吾宗——邬氏迁浙支派无完整世系可查为憾。君等发起成立之“邬氏宗亲网”现已征集不少浙地邬氏明清时期所修谱牒,然能上溯唐宋以前者,仅见一鳞半爪,在此基础上今后如能更广泛深入发掘整理,去其讹误,存其信实有据者,并将各地资料对照串连,如此,或可能溯唐宋而上,与介休本宗之谱相接,是吾所翘首以待也,愚以为可从已知资料中理出如下三个基点:一以元.泰定三年户部南阳支派旭先公所撰《邬氏考》为指导性文献(此文杨岙宗谱录有全文,而误作者旭先为旭光,翻印稿只见末尾二行,前段文字脱漏),盖公见过旧谱,见多识广,所凭资料详实,较之各地谱序尤足信赖;二是确认唐时查定盐官为邬氏浙派之发祥地;三是确认介休本宗第十一世丙公为迁浙邬氏之远祖,如此由既知推及未知,从而得出正确之结论。《邬氏考》谓:邬氏自二世骥公、参同公之后,已族分二支,骥公一支已详《邬氏宗谱》,参同公一支除留居晋地平阳、蒲阪外,至十一世丙公(约当西汉初期即南迁浙江),《邬氏考》谓“今居宁波、金山、祁门者,同之支派也。”上海金山今有巨镇曰“邬桥”,宗亲网应作重点联系。宁海前金《邬氏宗谱》在述及司马弥牟之后,谓“后有文和者为会稽令,子孙遂家焉。”此说值得重视,愚以为文和与丙公极有可能是一人,理由有二:一是时代大致相合,盖会稽者,秦并六国后所置之郡,汉代因之,治设于苏州,三国时苏州一度成吴都,晋后遂以钱塘江为界,江之东仍旧名,江之西改称吴郡。盐官,吴时孙权所置,汉时尚无此地名,统称钱塘,钱塘即浙江,故《邬氏宗谱》直称丙公迁浙江,当时尚无省一级建制,其概念与今异。基于以上理由,故丙公与文和所处时代相同;二是以古人命名之贯例——即字法作推断,盖“丙”字按五行—金、木、水、火、土中属“火”,火焕有文彩,尚和,不尚烈,烈则成灾,故名“丙”,字“文和”于字法顺理成章,当然此仅为愚一己之大胆假设,尚有待于君等小心求证去证实。此外,《邬氏宗谱》后又载有人南迁镇江者,据悉,镇江地区今亦确有邬氏,宗亲网目前是否接上关系,又飞舟宗亲撰写《浙东邬氏源流考》进展如何?是否有新发现,诸端皆愚所关心,望代问,不赘,即颂:开拓进取,为邬氏寻根溯源,理清传承脉络,作出不朽殊功。

西濠20061116

 

其二

德明宗亲如晤:

惠书及附来邬肜小考、汪母邬太孺人墓志二文皆已收读,对君潜心稽考文献、严谨治学之精神,深表钦佩。署名东莱先生所撰友直公墓志,从其文风看,可称质朴无华,对逝者之评价,则先引刘敦初行状之语,然后作“审如刘言,真古君子哉!”之评语,显得谨慎客观,以此愚一直未曾怀疑其为赝作,经君查阅吕公生卒年代,确觉颇成问题,愚以为有二种可能,一是辞书上所载吕公生卒之年有误,类似此种情况,史书上亦累见不鲜,君是否能致函金华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部门,或吕公后人作查询,二是刘氏代拟,刘为友直公之婿,进士出身,既撰公行状,在此基础上稍加改动即成志铭。然不管作者为谁,毕竟为当时人所撰,且行文未尝浮夸虚饰,如特补武进校尉一节,直言“虽拜敕命而未出仕”,至如兴宗于墓碑所标明州录事参军一衔,则压根未提,故其史料价值,无用置疑。所惠汪母邬太孺人志,亦正可补证该文所述之不虚也。愚近亦正在整理撰写邬肜传,然所据者为佩文斋书画谱中节文,未见全唐文陆氏原文,所惠王君之作,正可弥其不足,该文近期即脱稿,当覆印寄奉,并求正于有道。不赘。

顺祝

撰祺!

西濠200761

 

 

编者注:邬西濠先生是西坞杨四岙人,青年时期外出求学,后旅居苏州工作生活,先后供职于报社、文联系统、美术研究所和高等院校等单位,曾任《新苏州报》副刊编辑,苏州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一生从事文艺编辑、美术研究和书法创作与教学等工作。他不仅在文艺界是一位非常有成就的艺术家和文化学者,更是一位心怀桑梓、情系故里的邬氏家谱研究者,他不但著录本支《杨岙邬氏宗谱辑本》,还通读《邬氏宗谱》汉阳谱,并对迁浙始祖提出了“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结论。二十世纪初,已是八十高龄的他,仍与本土邬氏家谱爱好者频频书信往来,探讨研究邬氏文化。这里选登西濠先生与后学者研谱的两封信件,让我们以此来纪念这位德艺双馨的前辈。

 

本刊编辑部  录入整理

邬氏通讯【盛世谈谱】邬西濠有关研谱信件选登

邬氏通讯【盛世谈谱】邬西濠有关研谱信件选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