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人居学者冯国亮
人居学者冯国亮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616
  • 关注人气:42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未来十年产业化建房将成为主流

(2011-03-03 09:29:27)
标签:

住宅产业化

房产

分类: 地产产品——产品研究

今年我国住宅产业化进程将会进一步加快

 

   去年三月曾发表文章《我国住宅产业化进程开始提速》,回首过去的一年,我们不难发现去年住宅产业化有了实质性进展,总体框架已基本形成,迎来了技术、市场与政策三重拐点。伴随着低碳经济与节能减排观念深入人心、十二五规划提出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大规模保障房建设为产业化建房提供了广阔空间、消费者对建筑品质要求不断提升、人工成本快速提高、市场竞争加剧等,支持住宅产业化发展的几方面源动力已经形成。

     当然总体来看,目前我国的住宅建设资源消耗高、环境负荷大、工业化程度低、住宅建设链条呈现“一盘散沙”的局面,生产方式还停留在粗放型的发展阶段,因此住宅建设的变革是大势所趋。在去年的基础上,今年我国住宅产业化进程将会更快地推进,体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集成:

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的研发与集成水平将会进一步提升。

部品之间的集成、部品与开发项目的集成,产业链条上各环节的集成度将会提高。

二、整合:

房地产开发企业与建材及部品厂家之间的信息、技术及行业资源整合会越来越广泛,以房地产企业或部品生产企业为核心的各类住宅产业化联盟将会日益增多。

三、推进:

推进国家康居示范工程,住宅性能认定和住宅部品认证制度,树立标杆,增强示范效应。

推进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与试点城市的发展,同时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引领住宅产业化发展。

四、突破:

激励机制阻碍住宅产业化全面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有待突破。去年3月,北京市出台了两项鼓励住宅产业化的政策,其它一些地方也相继推出各类政策推进措施。但从全国来看,目前经济激励政策不够完善,力度也有待提高,尤其是财政信贷政策,税收政策等相关鼓励政策需深入研究并进一步明晰。

      综上,可以说住宅产业化是一辆开往春天的列车,并已经驶入了快车道,鉴于坚实的源动力、去年的进展及各地方对住宅产业化的热情,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未来十年内,产业化建房将成为一二城市的主流,像汽车一样造房子不再是梦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