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桂花飘香(长篇小说)二十六、论衣

(2008-10-28 08:58:06)
标签:

长篇小说

文化

分类: 白话之林

    如果说桂花岛上最有文化的男人是欧阳叔叔,那么,最有涵养的女人非刘妈莫属。她在鸠滋洋教堂里长大,后来又进入金陵女子大学的历史系,在校时就是名媛。解放后回到了鸠滋老家,解放大军渡江时参加了女子医疗救护队,再以后就留在了皖南医院当护士。在一次京剧演唱会上,他和他的前夫已经投诚的原国民党团长认识了,俩人都酷爱京剧,一来二去结为秦晋之好。组织上考虑到这位国民党团长主动投降避免了更大的伤亡,是有一定功劳的,就批准了他们的结合,谁知道他是潜伏下来的特务呢。

刘妈前夫被镇压后,组织上为了照顾她,尽量减少对她和孩子刘学兵的影响,就把她从鸠滋的皖南医院调到了皋城的皖西医院,刘叔叔这个大老粗才尝到了大家闺秀的滋味。

刘妈以前是什么样子,刘叔叔并没见过,只是刘妈有一张已经发黄的照片,烫着头发,旗袍紧紧地裹着身子,该翘的地方翘着,该鼓的地方鼓着,该凹的地方凹着,该平的地方平着。刘叔叔盯着看的时候眼珠子眨都不眨,刘妈一把扯过来:“自己的老婆,至于吗!”

刘叔叔嘿嘿一笑,用手在左胸前一划拉:“我在想用这次买的布头照这上面做一件大襟褂子。刘叔叔把旗袍说成了大襟褂子。

刘妈啪地打了刘叔叔手一下:“往哪指,死人才在左边开衽呢。”刘妈知道自己男人孤陋寡闻,也懒得解释。

可刘叔叔还偏一根筋:“别管左还是右,就照照片上的做。”

你想找死呀,那是旧社会的衣裳,我看你是不想好了。再说,到哪去找会做旗袍的裁缝,你会呀!”

我这根老黄瓜今天就要刷刷绿漆,不行我给你铰,不就是一把尺子、一把剪刀、一块划粉的事吗,还比我雕花摆盘难到哪去了。”

刘妈知道她男人喝过酒后话就多了,城墙上跑马,没有个准头,有些话他在南门说着,你得到北门听着。

到是刘学兵打破沙锅璺(问)到底了:“老娘,死人怎么就要左边开衽呢?”

我们的先人特别讲究礼仪,那个时候的衣裳上为衣,下为裳,衣都是右边开衽。”到底是科班出身,刘妈说起衣裳来也能捋出个一二三四。

刘学兵调皮归调皮,桂花岛上的叔叔、阿姨们形容他是戳死蛤蟆弄死猴,但好学这一点随刘妈,平时爱捣鼓个唐诗宋词话本演义什么的,连宋朝聂崇义的职衔“通议大夫国子司业兼太常博士柱国赐紫金鱼袋”都能背得下来,还爱在桂花岛上的孩子面前炫耀,我真不知那么长的一串话怎么就从他嘴里吐出来了。

这当然与刘妈教子有方关系密切,她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所以讲三代不读书,不如一窝猪呢。”

刘叔叔在旁边也想让刘习兵显摆显摆:“儿子,背首诗给老子听听。”刘习兵张口就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夜夜缝,又恐迟迟归。”

刘叔叔听了快活的哈哈大笑,连声说:“有文化,像我,像我。”

刘妈知道他喜欢耍嘴皮子,故意逗他说:“你有文化呀,那还是个儒厨子呢。”

刘习兵在一旁拍起了他老子的马屁:“我爸还会作诗呢。”

刘妈没当一回事,还以为儿子胡咧咧,哪知刘叔叔真的干咳一声,清清嗓子来上了:“谁说娘们不会缝衣被,呸,那是万恶的旧社会。如今的娘们可以自己生娃了,当然,没有我们爷们也白费。”

看到刘叔叔油腔滑调的滑稽样,刘妈笑得手里的布头都掉到了地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