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作家朋友去西藏采风,回来后我问他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他说是那些朝圣的藏传佛教徒,他们每前行一步便双膝跪地,全身匍匐在地上,虔诚的姿势感天动地,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纪的善男信女们。
其实,这就是信仰的力量,所有在寻常人看来苦不堪言的行为,于他们是一种修炼,甚至是一种生活。
如果,你理解不了这种存在,那我再说个似乎好懂的现象。还是我的那位作家朋友,他除了写作,唯一的爱好就是麻将,可以从中午吃过饭就坐在麻将桌前,一直打到第二天天亮。假如单从体力的透支上看,那也绝对是受洋罪。但他们同样乐此不疲,累并享受着。这虽然不能和信仰相提并论,但精神的支撑是一样的。
我想表达的是,文学也是需要这种感觉的,特别是在当下,文学退去了罩在头顶上的光环,码字变得不再神秘,昔日一篇公开发表的短文改变了作者一生的故事早已成了回忆,文学从殿堂回归了尘世。此时此刻,仍然笔耕不辍的大凡都是真正地“好这一口”了。
报纸的副刊应该是文学的“玄关”,进得屋来十之八九必走此路,成了大方之家后也不乏常回家看看的。我有幸行走在这条路上,在纸上和读者、作者相聚,福莫大焉!
编辑是什么?编辑是厨师,按照读者的口味烹饪出一道道咸淡适中、香甜可口的佳肴。
编辑是什么?编辑是矿工,在堆积如山的沙砾中发现尚不耀眼的金锭。
编辑是什么?编辑是行者,是读者、作者在文学道路上的“驴友”。
我愿永远跋涉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