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 |
分类: 微言杂谈 |
这是一个有点噱头性质的故事,但轻松中透着的却是哲理性的意味,那就是要敢于认输,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只有在的确输了的时候真诚地认输,才会赢得最后的胜利。
现实生活中,无论是组织还是个人,无论是做大事业还是应付临时性工作,几乎所有人首先想到的都是如何“赢”,如何成功,很少去想“输”,因为输的结果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虽然说输与赢,成功与失败,都是情理之中的事。可赢家总是受到大众的顶礼膜拜。古人云,胜着王侯败着贼,历史只承认胜利者,而并不管你是怎么胜利的。
但人生沉浮,世事难料,谁能保证一生中一点困难与挫折都遇不到,输了不要紧,关键是态度,智者往往将此当作上帝送来的特殊礼物。中国的哲人说:“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乏其体肤,劳其筋骨。”西方的哲人说:“一条河流只有遇到阻挡的石头才会激起美丽的浪花。”
无独有偶,ACER集团董事长施振荣在介绍他的成功之道时也说,所有的挫折都只是一种过程,他有一句名言:认输才会赢。台湾媒体评价他是“最懂得认输的赢家”。他自己说:“输了肯定有理由,能够改正,接下来再找新机会才会赢。”
ACER在早期推出“天龙中文电脑”时,业务推展不顺,恰好有业务员卖出一套,大家正在兴奋,却发现客户原来是空壳公司。虽然损失十几万元,但主管并没有责怪他,反而帮他分析情况,逐一检视客户信用管理的步骤,直到找到漏洞。后来,这位业务员夺得了年度业绩的第一名。
大家都十分熟悉的温州,上个世纪80年代假冒伪劣盛行,当时的温州产品几乎成了坑蒙拐骗、假冒伪劣的代名词。1987年8月8日,杭州发生了著名的“武林门事件”,五千多双劣质温州皮鞋被一把大火烧成了灰烬。随后,武汉市工商局也在全市范围内没收了二十多万双温州皮鞋。“温州制造”的皮鞋骤然间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温州产品在全国遭遇的“信誉崩盘”。
但温州人没有一蹶不振,他们痛定思痛,从失败中查找原因,意识到维护好温州品牌的形象就是维护好温州行业的利益,而行业的利益就是个人的利益,大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于是他们开始自我打假,建立自律性的行业协会,一旦发现害群之马,就清理门户,毫不手软。从2000年开始,温州市政府和总商会还发起了建设“信用温州”的倡议。温州的产品终于从阴霾中走了出来,“温州制造”终于成了一个响当当的区域品牌。
当然,认输是为了以后更好的赢,而绝不能在认输以后自暴自弃,糊里糊涂,从此昏昏噩噩,不思进取。要是那样的话,那可就是真的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