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微言杂谈 |
对我而言,更深刻的直观的感受就是从一开始的没人愿意当,到现在的想当必须有准入证。因为我是作为师范生培养的,毕业时想方设法改了行。前一阵子,遇见一位在中学当校长的同学,开玩笑说能不能把我调去他们学校,他很认真地问我有没有教师资格证,普通话测试过不过关。
但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教师社会地位的提高和物质生活的改善,应给予教师更多人性化的关怀,尤其是要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就像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扈中平指出的:“有病不看、有家不回、累倒在工作岗位上,这是对师德的误导。师德不能蔑视生命,教师的生命和健康也是国家财富。”南方某省对19所高校8417名教师进行的调查发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教师竟达七成,他们在升学压力下,社会和学生家长的期望值过高,导致精神高度紧张,身体频频亮起了红灯。
这其中老师心理健康又排到了首位。长期以来,我们的社会要求老师无私奉献,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并把这当作考核老师的重要指标,家长望子成龙对老师提出近乎苛刻的要求,学生也希望老师能够成为上名牌大学的法宝。凡此种种使老师的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一项统计数据表明,有51.23%的老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老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老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老师已构成“心理疾病”。
欣喜的是我们的政府和社会已经意识到教师健康的重要性,教育部把今年教师节的主题定为“爱与责任”,有些省将全面实施“教师健康工程”,安排教师进行疗养,落实教师基本医疗保险、女职工“两癌”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建立教师大病救助金等。这里我们要特别提到农村教师的身心健康,他们长年工作在老、少、边、穷地区,负担繁重,生活清苦,身体素质状况更不容乐观。
明天就是教师节了,媒体关于教师节的报道多了起来,有关单位和部门也在轰轰烈烈地举办给教师送温暖活动,一些商家更是大打特打教师节这张牌。这些都是好事,说明教师的社会地位日益提高。但我们仍要说的是,不要仅仅在教师节时才想起这些可爱的园丁,也不要仅仅在物质上关心他们,身心的健康更重要。
前一篇:把根留住
后一篇:我的生菜沙拉减肥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