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六记(四)所谓痛苦,就是徘徊在穿鞋和光脚之间

标签:
深海鱼油故乡的水食物空气旅游 |
分类: 亲人亲情 |
跟以前的华人不同,那时,人十多年才回国一次,很常见,现在大家经济好太多,而中国举世瞩目的高速发展,很多海外的人,都想多回去看看,他们的回国散记写得很婉转,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困惑;跟以前一样,我从旧金山到北京或者香港,再转机到中等城市,再回到家乡那个小城,让我感觉到各种的不同,所以,也会感到迷惘。
家乡小城实际上已经不能算小城了,在新的开发区,已经建立了各个政府职能部门的高楼大厦,而周边,也开发了数不清的新楼,听说已经上涨到2500块一平米,对一个没有任何工业、甚至不通火车的地方,这个价格实在有点不可思议。
老城区,就是我父母住的地方,曾经是全城的中心地带,小时候,家人带我进城,就在附近戏院看过电影,现在,戏院依在,可估计再也不放电影了,但这里每天依然人流如织,车水马龙。老城区的街道本来就不宽敞,加上附近郊区的农民挑着担子在这里卖因吃不完的 “种给自家吃的菜,” 所以老堵车。
早晨帮妈妈洗刷完,赶紧去买菜,院子里的老太太们都会好心告诉我,这个青菜是放了催长素的,猪和鸡是用了激素的,茶叶里放了什么;烧饼、油条,绿豆沙等,我专门跑去买,但嫂子告诉我:你不知道地沟油吗?你不觉得跟你小时候吃的味道不同了吗?不过,鸟儿不知是健忘还是没觉悟,我总觉得家乡的菜跟以前没有什么两样;只是,从菜市场往郊外走几步,就可以看到的湄水河,印象里变化最大,读中学的时候,有年暑假学校免费补习英文,二姐和我,每天从河岸边走过,那时的水,很清澈,可以看到水底的丝草和游动的虾米小鱼,现在,河里的水少了,还有很多市民,为了省水,依然在这条提供生活饮用水的河里洗菜洗衣服,甚至洗马桶,太阳在灰色的天空里艰难地挤出来,照着了无生气的河面,在那站立一会,心里有了淡淡的怅然,我告诉自己,其实,以前一直一样,甚至政府花大钱治理环境,已经好多了。
又便宜又新鲜的莲藕,家乡的人,会清炒藕片,却很少有人买来煲汤.
多好的板栗,从栽培到摘下来,再到一颗颗剥去扎手的毛皮,要花多少功夫,才卖8块钱一斤,即使在鸟儿居住的亚洲物质非常丰富的地方,也没有这么好吃又容易剥开的板栗,我只好买烤熟的袋装天津板栗煲鸡汤.



妈妈家的水,以前由大哥开车去取山泉,现在哥哥年纪也大了,加之城里有了一家家矿泉水公司,家里就买来喝,每桶六块钱。有天,我发现我喝水的杯子,有股很强烈的煤油味(好像又不是),我把水倒掉,
用洗洁精或者牙膏使劲洗杯子,可反复了几次,依然是那股味道。
有天妈妈突然想吃干笋,我跑遍了菜市场都没找到,秦妈妈带我去超市,也没有,第二天一早,她就来家里找我,原来她早瞄好地方了,卖主是一个很可靠的熟人:你知道我心酸什么。

)。
家乡,不仅仅是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更令我惊讶的是,路上都是陌生的面孔,对鸟儿来说,买菜是一个很享受的过程,因为可以看到很多记忆里好吃,在国外吃不到的东西,可就是拿一把,过秤,付钱,走人,这么简单的事情,也会变得如此庞大的复杂问题,鸟儿习惯把别人往好的、积极的一面想,但每次回去呆短短一段时间,在我最熟悉的地方,这种人与人彼此的不信任,鸟儿体会到的是淡淡的苦涩。
也许,这就是一个社会进步到成熟的必经之路,从光脚(落后)到穿鞋(文明),亦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而更大的痛苦,是我们作为一个社会中个体的人,常常身不由己在光脚和穿鞋之间徘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