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位波士顿的华裔女人和她的一台戏(2)

(2010-03-14 01:29:29)
标签:

白蛇传

波士顿

杂谈

分类: 采访
一位波士顿的华裔女人和她的一台戏(2)


查尔斯正忙着,他在书房和厨房之间走来走去。两个房间都有电脑,他手上还拿着无绳电话。接下来的三场正式演出涉及到很多事情,晓英家从澳大利亚来了十多位亲戚,自己家的亲戚也要从纽约来。大家的票已经安排好,但因为东岸这个周末有大雪,纽约的亲戚可能被迫取消这趟旅行,所以他还得另作计划。查尔斯是犹太人,在纽约的布鲁克林长大,1953年从芝加哥大学本科毕业,紧接着念法学院,1956年取得法学专业学位。

但我不是个特别好的律师,主要的工作业绩其实在医疗咨询行业,一直干到十几年前退休为止。查尔斯说。当律师跟医院联系在一块的时候,我能想到的只有因为医疗事故而引起的官司。查尔斯怎么个咨询法,我没有任何概念。他给我简单解释说,医疗保健机构也需要提高质量和效率,他创办的InterQual公司可以给医院、养老院、诊所提供咨询和运作方案,比如怎样改进医院服务患者的工作流程、怎样根据现有的数据作出最佳用药及手术选择、怎样规避风险以确保病人的安全。他显然注意到我消化这段信息的时间过长,所以从厨房走进书房打印出一份个人简历,如果你对这个行业有兴趣,这份材料上可以提供不少线索。

这份简历上也有他热爱艺术的线索。三页纸的简历上,有一段特意提到他早年曾极力倡导创办芝加哥的即兴喜剧表演团体Compass Players。我从来不知道这个机构,但它后来改作第二城Second City),这可是个名头很响亮的剧团。很多有才华的年轻喜剧演员们以“第二城”为跳板,他们经由此处可以冲进第一城纽约,进入美国喜剧的核心圈,Tina FeyJohn Belusi、《迷失在东京》的男主角Bill Murray、脱口秀主持人Stephen Colbert都出自第二城。书房里的背景音乐是瓦格纳。我只听古典音乐,从来都是古典音乐。他说,晓英退休以后,我们到处旅行,伦敦、巴黎、米兰、维也纳,一个是听古典音乐,当然还有歌剧。查尔斯酷爱歌剧,他是晓英的第二任丈夫,两人相识有十几年,8年前结婚。为了陪着丈夫享受晚年生活,晓英2004年退出新英格兰地区最大的律师事务所,不再担任合伙人,那时候她才51岁。

厨房里的晓英没闲着,她在水池前清理两只鸭子,准备做烤全鸭,澳大利亚来的十多位亲戚全都住在家里。鸭子的羽毛已经褪净,裸着白白净净的身体接受着冲洗。我准备好机器打算拍摄,她有点犹豫,你的观众能接受这种烹调吗?我们连鸭头、内脏、鸭掌都要吃的。这能有什么问题?我想琢磨出点新鲜的说法来夸奖她,但脑子转得不够快,最后仍然用的陈词滥调,你真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啊。 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是我们的对话中出现的唯一的中文。

晓英手边的一盒盐上印着Kosher Salt,意思是符合犹太教规的盐。美国大约有六分之一的犹太人严格遵守Kosher的饮食准则,他们不碰任何不能满足要求的食物。Kosher的规矩很多,我知道他们不能同时食用肉制品和奶制品,动物血液也不能沾,猪、兔、蛇、虾、贝等不吃,牛羊的筋健也必须除去。

查尔斯的饮食遵守Kosher的规矩?我暗暗吃惊,果真如此,晓英的烹调负担可不轻。

“哪里哪里,我们顺手买的这盒盐。在饮食上,查尔斯根本不是Kosher,他是中国人,什么都吃。”晓英笑了。我无法找到统计数据,华裔女子与美国人的通婚中,犹太人占的比例有多少。从我个人的直接观察来看,这个比例惊人的高。

“我不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查尔斯同样如此,但我们生活在一块非常好。”晓英说。他们几个月前从动物收容所领养的一条猎狐梗小狗也将中国文化和犹太文化结合到一块,它的中文名字叫“孟子”(Mencius),犹太名字叫“高尚的人”(Mensch)。

晓英青少年时期跟着父母从新加坡移民澳大利亚,1970年代来美国。她只用了两年时间就念完匹兹堡大学的英语专业,接着进入哈佛法学院,1981年以二等荣誉(Magna Cum Laude毕业。哈佛教给我的就是要持续不断地奋发,我从来不能停下来。念法学院的每一个学生都觉得自己很能干,一般人眼里的成功在他们看来什么也不是,你只能拚命干,一直往前。

几天的采访中,大家会用聪颖智慧优雅来描述晓英,而奋发Driven)是用得最多的词。3年前,为庆祝查尔斯的75岁生日,她想写一首510分钟的咏叹调,请作曲家谱曲,到生日那天邀上亲朋好友开个派对,让大家有机会听一听。晓英的计划比包个卡拉OK厅唱歌当然要不同凡响一些,但还算比较简单。由这个简单的起点开始,她一直往前,直到促成大型歌剧《白蛇传》的诞生。

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过渡阶段。晓英首先希望将咏叹调扩充成一部小型室内歌剧,她找到了波士顿歌剧院的院长卡洛尔·查诺。查诺决定歌剧院参与到这个项目中,双方各自组织筹款,林晓英负责创作歌词,聘请美国知名的音乐家作曲。各项工作顺利展开以后,双方都意识到,一部室内剧提供的空间远远不够,只有大型歌剧才能满足要求。

林晓英和查尔斯自掏腰包,他们拿出了大约25万美元作为项目的启动资金,在波士顿华人社区和艺术圈的帮助下,他们成立了一个非赢利机构“《白蛇传》之友”来筹款,最后聚集起150万美元资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