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学进:“掏粪男孩“上热搜传递的文明价值

(2025-07-25 17:35:12)

王学进:“掏粪男孩“上热搜传递的文明价值

 

   潘浩男,这个被称为“掏粪工”的95后小伙,因为两周前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了一则视频:在安徽亳州从事幼教的女友李雅晴辞掉老家的工作,跨越千山万水奔赴慈溪,准备与从事粪便清运工作的潘浩男相守一生,视频一经发布便上了热搜,收获了无数点赞和祝福。(725 日《宁波晚报》)

   这则视频之所以上了热搜,有几个因素,一是潘浩男毕业于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影视摄影专业,一个本科生,却干着清运粪便的工作,这种身份反差让人好奇;二是上班开粪车,下班开奔驰的一日日常,引发了人们对职业与收入的无限畅想;三是漂亮(有照片为证)又有稳定工作的李雅晴居然甘愿做出牺牲下嫁给掏粪工潘浩男,这份浪漫爱情令人称奇。

   开了公司,在慈溪买了两套房两辆车,收入不菲,事业有成,现如今又收获了爱情,掏粪工潘浩男成了人生赢家。他的经历与其说是对“行行出状元”的经典注脚,不如说是对新时代文明价值的深刻阐释。

   自古以来,掏粪工都被人们视为“贱业”,属于“三教九流”中最不受人待见的低端行业,从事这行的人往往受尽歧视和冷待,甚至连他们的家人都得不到人们的尊重。直到时传强的出现,人们才开始重新审视掏粪工作。我小时候,有一张照片流传很广:1959年,时传祥作为全国劳动模范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时任国家主席的刘少奇紧握他的手说:“你掏大粪是人民勤务员,我当主席也是人民勤务员,只是分工不同。” 这一画面成为新中国 “职业平等” 的经典象征,让他从普通工人跃升为时代偶像。这是我第一次接受人生而平等,职业无分高低贵贱的启蒙教育,也可说是经受了一次文明熏陶和洗礼。

   掏粪工人与国家主席握手的照片之所以能成为文明宣教的启蒙教材,是因为它重塑了新中国对“文明标准”的定义,即破除封建等级制的残余,建立以“劳动光荣”“职业平等”为核心的现代文明体系。

   我们姑且把潘浩男称之为“当代时传强”,之所以要加个“姑且”,是因为两者除了工种相同之外,其余则不相类。尽管如此,我们把时传强和潘浩男放在一起比较,仍然能感知时代在进步,文明在递进,观念在跃升。

  这不仅体现在潘浩男敢以“江浙沪粪王浩男”(其短视频平台上的注册号)自许,这份坦荡和自信令人啧啧称奇,也不仅体现在女友李雅晴敢于冲破世俗藩篱,从安徽远赴浙江慈溪携手潘浩男的非凡勇气,更体现在广大短视频爱好者的真情祝福和点赞声中,从中让我看到了“人无分贵贱,职业无分高低”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时传强带给时代的影响在此得到了回应。

   当然,就目前而言,从“等级社会” 到 “平等社会” 尚处在转型之中,“三教九流”的观念还没有绝迹,“尊重劳动、珍视平凡、追求平等” 这一人类文明的永恒主题的最优解还有待时日,故我们不妨结合潘浩男这一案例,深入思考一下,当技术进步(如吸粪车的出现)机械化掏粪替代和减少了体力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工人收入,如何转变对掏粪行业的习惯性认知,学会尊重他们的劳动?由单干过渡到公司作业,如何保障员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各级政府部门尤其是环卫部门,应该在如何提高掏粪工人的社会地位上有所谋划,譬如在评先评优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特别优秀的掏粪工可以推荐为地方政协委员或鼓励其参选地区人大代表,时传强就是全国政协委员,这样,就会让掏粪工人活得有尊严,有地位,彻底撕下“下等人”的标签。

是人就免不了吃喝拉撒,拉出去的污秽物总是要有人清理的,所以说,只要人类存在,掏粪行业也就永远存在,我们要像尊敬为我们提供粮食的农民一样,也要尊重为我们清理排泄物的掏粪工人。此乃文明的题中应有之义。

最后,让我们回到潘浩男畅想的婚礼画面:“到那天,我要找一排刷得干干净净的粪便清运车跟在婚车后,绝对独一无二。”到时候,我希望有更多的人站在路边,等待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婚礼车队浩浩荡荡驶向婚礼现场,并为这对新人送去祝福和掌声,把手中的鲜花扔向刷得干干净净的粪便清运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25年06月25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