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银发急救队”高铁救人凸显了什么
(2025-04-01 10:32:11)王学进:“银发急救队”高铁救人凸显了什么
3月29日中午,在G197列车上,突传一则广播紧急寻人通知:“车上有医生吗?6号车厢有乘客急需救治!”听闻通知,坐在13号车厢的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退休医生曲静伟和另两名退休医生冯亚玲和王迎春,迅速组成“银发急救队”,赶往6号车厢,对老人实施急救。经过专业急救,老人转危为安。(4月1日《宁波日报》)
说巧不巧,刚读完上述新闻,笔者又在同一天的《宁波晚报》上读到一则类似的消息:3月28日,南京中山陵景区内接连上演了两场暖心救援,参与救援的是一群来自宁波宁海县力洋镇中心卫生院的医护团队。当天,在游览完中山陵下山途中,该院急诊科医生王剑、褚行航眼见一女游客昏倒在地,迅速上前施救,直到120急救车到来。没想到仅间隔约半小时,他们又遭遇一位倒地的女游客,又毫不犹豫地上前施救,直到其起身离开。他们的义举感动了在场的一众游客,让当地导游不由地感慨:“你们今天就是来救人的!”
上述报道的两起暖心事迹有三个不同于通常我们听闻的医生在非工作场所救人的特点:一是曲医生他们是退休医生,故可以称之为“银发急救队”;二是力洋镇中心卫生院的医护团队救人那会儿正在南京疗休养,正在享受他们的法定假日;三是力洋镇中心卫生院的急诊医生王剑不久前刚经历一场大病尚在恢复期,但眼看昏倒在地的女患者,他全然忘记了自己的伤病,跪倒在地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累得满头大汗,直到患者苏醒过来。
医者仁心,此时此刻,笔者对此有了更深也更真切的认识。曲静伟、王剑等医生在高铁、旅游景点这样的非工作场所,眼见突发疾病的患者,不顾年老体弱、身体有病、没带救护设备等不利情况,凭借职业本能,主动站出来对患者实施急救,展现了他们将救死扶伤视为己任的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责任感。这种职业道德已经完全地融入了他们的血液和骨髓之中,每逢遇到险情,就会像战士听到冲锋号声一样,义无反顾地勇往直前,忘我地去履行一位医生的职责。
这种不顾退休身份、不计个人得失挺身而出的行为,不仅凸显了这两拨医生对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的深刻理解和积极践行,更彰显了宁波医生群体的医德自觉和使命担当。他们的义举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宁波医生的群像面貌,他们是一群值得我们托付的健康守护人。
这便是我从上述两起暖心事迹中收获的积极信号。
http://news.cnnb.com.cn/system/2025/04/01/03065912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