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学进:建设新时代文化高地需要更多“家门口”美术馆托底

(2024-07-18 10:29:41)

王学进:建设新时代文化高地需要更多“家门口”美术馆托底

 

宁波鄞州区白鹤街道丹凤社区有家社区美术馆,居民亲切地称它为“家门口”美术馆,始建于2022年,迄今已经推出了12场居民个人展览,大多是丹凤社区居民创作或收藏的作品作品丰富多样,既有宁波收藏大家的珍贵私藏,有幼儿园孩童的天真涂鸦,也有富有国风韵味的国画书法和别具一格的非遗作品。这几天,正在展出的是该馆馆长陈玉麟的书画作品。(718日 《宁波晚报》)

 美术馆居然可以建在社区,从所未闻,好生稀奇。在人们的印象中,美术馆乃一城一地的文化高地,高不可攀,能在美术馆展出个人作品的不是大家就是名家,普通的书画爱好者根本无从问津。如鼎鼎大名的宁波美术馆,地处宁波黄金地段——老外滩,不论是外观还是内部设计都极为时尚、极为“艺术”,能在此馆举办个人画展或者书法展,对艺术家来说都是挺有面子的事。

还记得去年宁波美术馆的高光时段吗?告诉你,持续99天的“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宁波特展”就是在宁波美术馆举办的,那真叫盛况空前

我无从知晓有多少宁波本土的书画家有资格在宁波美术馆办个展,只知道全大市爱好书画及其他艺术品类的草根艺术家多得不可胜数,他们在用手中的画笔、毛笔在墙上、在桌上、在纸上甚至在地上挥洒、涂鸦、点划,用自己的爱好和并不算高明的艺术在繁荣自己生活的社区文化,为整座城市的文化构图拼接上最后一块图景,即便如此,如陈玉麟这样的草根艺术家也从不敢奢望能在宁波美术馆这样的高雅殿堂举办个人画展。

 这里我必须插一句,昨晚在日月湖散步时不经意看到一位年轻人,正用一支如椽大笔在水泥地上书写古诗词,字体介于正楷与行书之间,极有书法韵味,只可惜它们的寿命很短,只问世几分钟,很快就被热辣辣的水泥地吸干了,因为他蘸的是水而非墨。

我不肯定如这样的书法爱好者的作品能不能登上宁波美术馆这样的大雅之堂,但应该有资格进得了“家门口”美术馆,换言之,后者就是为广大艺术爱好者专设的展厅,是属于他们的艺术天地,是他们的圆梦之地。

宁波正致力于文化强市建设,根据2021年颁布的《宁波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2025年,要聚焦“新时代文化高地和现代化滨海旅游名城”这一新发展目标初步建成独具魅力的文化强市,文化强市建设的主要指标位列全国同类城市前列,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规划》提出,力争到2035年,城市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全面建成城市品格高度彰显、宜居宜业宜游的新时代文化高地和现代化滨海旅游名城为此,分解细化5个具体目标。其中首要目标是: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先行,到2025年,全民艺术普及综合参与率达83%,居民综合阅读率达95%,实现“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全覆盖

  要实现这一具体目标,丹凤社区为各街道社区、村镇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宝贵的经验,那就是利用社区的闲置公共场所,将其建成社区美术馆,由居民作主负责展厅命名、场馆设计、作品征集、画展策划等其功能也不局限于书画作品展示,还可集文化艺术创作、教育、体验、普及、展示、研讨等于一体。

家门口”美术馆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不要把美术馆想得多么神秘,多么高大上,只要条件允许(其实条件并不高),你所居住的社区、乡镇都可以办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礼堂等“家门口”的文化殿堂,为广大草根艺人提供一方展示自己作品的舞台,为建设新时代文化高地添砖加瓦,夯实根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