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3年12月13日

(2023-12-13 16:05:16)

王学进 :聘请院士任“科技校长”的价值导向

 

1212日,宁波大学青藤书院的科技节开幕式上,该校首聘中国科学学院院士陈剑平担任“科学校长”,特聘院士当“科学校长”,这在宁波市内尚属首例。

13日甬派)

   特聘院士当“科校长如此高大上的举动,不知者以为是在买噱头,或者会被人联想到该校是想借院士招牌为招生造势。作为宁波市内的一所名校,青藤书院用不着买这样的噱头,也没必要扯院士招牌招徕优质生源。那么,此举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呢?

   且听书院校长余勇怎么说他说,学校之前做了一份调查显示:中学生职业规划以金融业、商业、教育类、法律类、公职人员等为主,选择工业制造类的仅有8.1%这一调查结果表明了什么?学校认为,这个数据反映出当前学生赚大钱、赚快钱的意识已经有所形成,而潜心研究科技创新、促进工业发展、为实现科技强国梦想的奋斗者之少令人忧虑。

  好一个“忧虑”!这体现出办学者具有深远的教育眼光和博大的办学愿景。在一个盛行功利主义的时代,教育也不能免俗。学生孜孜以求埋头苦读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考取名校,谋得一份好职业、好工资?包括家长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从进校的那天起,家长无一例外都希望孩子刻苦学习,考出好成绩,有朝一日能够出人头地。学生也都是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努力再努力。

   余校长的“忧虑”,在某种意义上解答了“钱学森之问”,当全体学生都被功利主义捆绑,只着眼于眼前利益,只想毕业后到社会上去赚快钱、赚大钱,因而早早地将金融业、商业、教育类、法律类、公职人员等纳入职业规划,学生哪还会去重视科学教育,去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这样,钱学森心目中的大师怎么可能出现在现行教育体系之中?

   余校长的“忧虑”还引起了笔者的另外两重“忧虑”:如青藤书院这样的名校选择工业制造类的尚且只有8.1%其他普通中学的数据可能会更低;选择工业制造类的仅有8.1%选择潜心研究科技创新进入实验室成为一个科技工作者的人可能会更少。这一现状,不但不利于促进工业经济发展,更遑论建设科技强国了?

   青藤书院之所以聘请院士当“科技校长”,就是痛感当下的功利主义教育,希望给学生树立这样一个价值导向:读书不仅是为了谋得一口金饭碗,不能太急功近利,在脚踏实地皓首穷经的同时,还要抬头仰望星河长空,树立高远的人生志向,为振兴中华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也许有学生会问:做科学家谁不想,问题是做不到。这是实情,对此,学校有清醒的认识,聘请院士做“科技校长”不是号召大家都去做科学家,而是让学生认识到原来科学家就在身边(陈院士是宁波人),无形中给他们一种动力,为他们树立一个榜样余校长说了,如果通过这样的举措,能让1%的孩子得到启发,就已经非常有意义了。

   最后,笔者补充一点,聘请院士任“科技校长”,也是为落实今年10月宁波市出台《“院士之乡”中小学科协教育实施办法》精神,改善当今青少年对于科学学习无从下手的困境,希望书院充分利用好这一难得的资源和机遇,把学校的科学教育扎扎实实开展起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