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学进
王学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3,013
  • 关注人气:11,2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学进:老师们看到教育博物馆收藏的“理想册”会有何感想

(2023-09-13 11:13:06)

王学进:老师们看到教育博物馆收藏的“理想册”会有何感想

   

910日,现代金报》报道了陈生娟老师30多年来珍藏学生儿时理想的故事吸引了宁波教育博物馆的注意。张静馆员第一时间联系记者,表达了收藏这4本“理想册”的愿望。在征得陈老师的同意后,12日,在陈老师教过的几十个学生的见证下,陈老师任教过的奉化区溪口镇中心小学举行捐赠仪式。13日《宁波晚报》)

 就像理想不能泯灭一样,陈老师念兹在兹的“理想册”也不能被淹没在时光的长河中。随着年岁增长,陈老师最担心的是“理想册”会随着自己生命的完结而消散。正当她为自己的心肝宝贝的命运牵肠挂肚时,媒体的报道为她解了围。4本“理想册”被宁波教育博物馆收藏,这是最好的结局。自此后,陈老师的收藏使命算是完成了,悬着的心也可以放下来了。

 陈老师的使命是完成了,但“理想册”所承载的使命并没完成。从某种意义上而言,陈放在教育博物馆的“理想册”的使命更大了,其意义之大远非陈老师个体收藏可比。从个人珍藏变成馆藏,“理想册”就成了大众读物,意味着在未来的岁月里,有无数的教师会从这4本“理想册”中接受教育,有所反思和启迪。

 当教师走进博物馆,站在展柜前,凝视这4本“理想册”时会有什么触动,会有怎样的感想?因人而异,各人的感受可能不同,不过,我更希望老师能在下面几个维度上同频共振:

 首先是认识到理想教育的重要性。陈老师之所以要收藏学生儿时的“理想”,就是为了教育学生,人要为理想活着,人生在世,不能浑浑噩噩、毫无目标的活一辈子,而是要把理想当作人生的指路明灯,逐梦前行。

其次是感受老一代教育人淳朴的育人情怀陈老师的从教经历彰显了一点,即她不是把教书仅仅当作谋生的手段,备课、上课、改作、打分,做到按部就班地履行教育环节就问心无愧了,她是真正把教书育人当作一份事业去做,全情投入,为学生的一生负责。

再次是读懂藏品主人的“呆劲”。34年,陈老师在做着同一件事,经常翻检“理想册”,谁谁的理想完成了,谁谁的理想改变了,谁谁的理想没完成,然后在相应的页面上一一注明。这是不是有点“呆”?在外人看来,陈老师这样做似乎意义不大。但在我看来,做教育的恰恰需要有这么一种一以贯之的“呆劲”“韧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的就是这个理。教育切忌急功近利,它是一项功在千秋的事业,因此说,做教师的要把学生培养成才,必须要有陈老师那样扎根讲台,孜孜以求的“呆劲”“韧劲”。

以上就是我所希望的。希望老师们参观教育博物馆时不要错过这4本“理想册”,多驻足一会,读懂“理想册”背后的深层含义。果如此,也算不辜负陈老师的教育初心,“理想册”也算物有所值了。

http://daily.cnnb.com.cn/nbwb/html/2023-09/13/content_1374084.htm?div=-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