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希望有更多的中职专业课教师进企业“充电”
(2023-05-15 10:33:08)王学进:希望有更多的中职专业课教师进企业“充电”
这里所说的“双师型”教师并非是指持有“双证”的教师,而是指具备企业工作或实践经历,具备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和行业人才需求,并把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融入教学的教师,简言之,就是既具备理论知识又具有实践经历的老师。而且“双师型”教师还有个不断成长的过程,因为新兴的工业技术层出不穷,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等在不断更新迭代,学校课程和教法往往跟不上产业的节奏,具有滞后效应,这就迫使中职教师经常性地深入企业,熟悉新技术,新工艺,新流程,并将实践所得“反哺”教学,“双师型”教师也不例外。
即便如慈溪市周巷职业高级中学教师冯其钢那样,虽有多年企业工作经历,也有过带徒传技的经历,而且成为专业课老师后取得了不菲的成绩,曾带领学生拿下全国技能大赛奖项,他个人也先后获得“浙江工匠”“浙江省自制教具能手”等称号,但就是这样一位“浙江工匠”,面对新时代下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也意识到原来在企业所掌握的技术本领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人才培养需求,亟待成长提升。于是,他主动报名参加此次培训活动,希望通过企业导师和教研员的专业指导,实现专业技能提升。
冯其钢老师的例子充分说明,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何等必要,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成为“双师型”教师何等迫切。故此,教育部、财政部2021年8月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明确提出,健全校企合作机制。具体要求有,强化教师到行业企业深度实践,注重提升“双师”素养。推进专业课教师每年至少累计1个月以多种形式参与企业实践或实训基地实训。建立校企人员双向流动、相互兼职常态运行机制。完善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社会等多方参与的教师培养培训机制。
对照通知要求,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比起此前各校派出个别教师零星去企业实践,此次安排中职院校百名专业课教师参与企业实践项目,前进了一大步,期待在此基础上,有更多的专业课教师走进企业,化身学员,从工人做起,再做教师,成为不折不扣的“双师型”教师,为中职教育发展贡献力量,也希望已经启动的专业课教师企业实践项目越做越好,做成示范,做成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