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三份“最美上学路”导则让“最美”名至实归
(2023-03-29 11:18:03)王学进:三份“最美上学路”导则让“最美”名至实归
“最美上学路”怎么建?3月28日,鄞州区发布“最美上学路”的建设导则、养护导则、文明导则,从建管用的全过程推进“最美上学路”迭代升级,这是全国首份“最美上学路”导则。(29日《宁波日报》)
全国第一条“最美上学路”诞生于鄞州区(2017年在四眼碶小学建成),28日又发布了全国首份“最美上学路”导则,二个首创,其意义不可低估,日后会更显其大。自2017年建成第一条“最美上学路”以来,迄今,鄞州区已建成了33条,由于其实用性,即有效破解了上下学期间校门口车辆拥堵、秩序混乱、安全隐患多等问题,又因为它的高颜值,已成宁波文明城市一道靓丽风景,受到各方好评。
浏览过导则后发现,这三份“导则”具有标准高、全面细致,前瞻性、针对性及可操作性强等特点。其中《建设导则》首次提出“最美上学路”上的建筑界限及详细规定、安全色和儿童色的规定和应用范围、廊道及其建设标准、两种路面基层结构和多种面层改造标准、交工验收(试运行)和竣工验收的两阶段验收标准等,有如此严格细致的建设标准,招投标时就能做到严格把关,建设质量也就有了保证。《文明导则》则从5方面15项内容来规范、提升“最美上学路”的内涵。
最后,需说明一点,导则是用来规范“最美上学路”的设计、建设、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具有原则性,并不是要求照搬照抄,一成不变,千路一面,各校应该根据环境条件、校园文化和育人需要,推进“最美上学路”的“一校一路一景”的个性化建设,各呈异彩,美美与共,为孩子营造更加安全、文明、有序、美丽的人文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