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加强职高学生职业认知教育很有必要
(2023-01-09 10:25:42)王学进:加强职高学生职业认知教育很有必要
正在参加宁波市两会的人大代表、宁海得力集团刀具工厂厂长梁伟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结合自己办厂带徒的经验体会说,在调研中他发现,部分职业学校对学生的职业认知教育存在短板,个别甚至未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造成学生对职业的认知感不强,注重升学,忽视一线实践。(9日《宁波日报》)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今年宁波两会的热点之一。因为,近几年,宁波市每年有3万多名初中毕业生进入职高学习,所以办好中职教育,对于促进宁波的制造业迈上新台阶至关重要。在梁伟峰看来,要实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不断增强创新发展动能”的目标任务,加强职高学生职业认知教育是重要一环,要完善职业教育课程和内容,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梁伟峰代表的建议必须引起重视。他是个与机器打了40多年交道的老工人,创新发明了很多器械,带出了一批优秀技工,其中这些“工匠”中有不少职高毕业生。经过工作历练,他们从一线工人成长为技术骨干。他的工作经历和管理经验让他深切地明白一点:职高生攸关企业的生存发展,因此一定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就目前而言,首先要提高职高生的职业认知感。
依照教育部相关文件的规定,中职教育的根本使命是“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其定位是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与高素质劳动者。也就是说,学生毕业后,首选应该是创业或就业,直接进企业做技术工人,但随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发布,强调要“扩大对初中毕业生实行中高职贯通培养的招生规模”,在政策的导向下,有相当部分中职生毕业后选择报考高职,有的则是通过参加高考,回归到普通高等教育中,进行人生职业的第二次选择。
给中职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发展选项当然不错,但随之带来的一个问题也不容忽视,即梁代表提出的中职生的职业认知感有待加强。虽然国家已经明确,中职教育与高中教育是平行的两类教育,不存在谁高谁低,但客观上受习惯观念的影响,人们或多或少对职业教育还存在偏见,无论是家长还是学生,都希望读完中职再报考高职或参加高考,不想直接进企业做工人。
本来,中职毕业生选择创业或就业,应是中职教育的主流,也是社会人力分流的重要端口,他们最终汇入制造业大军成为“工匠”“技术骨干”实乃不错的人生归宿。所以,我认为,中职毕业生的三个发展选项,即就业、报考高职和参加高考,就业应是主项,其余两项可作为备选项。主次关系必须摆正,因此,我认同梁代表的建议,从现在开始,学校要加强职高学生职业认知教育,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告诉学生,中职教育大有可为,中职毕业生前途广阔。
http://daily.cnnb.com.cn/nbrb/html/2023-01/09/content_1348017.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