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蒋昕桦世赛夺冠:答案在书外
(2022-11-30 11:05:51)王学进:蒋昕桦世赛夺冠:答案在书外
宁波技师学院学生蒋昕桦获得世界技能大赛重型车辆维修项目冠军后,11月28日,宁波市人社局、宁波技师学院领导专程赶往蒋昕桦的老家去慰问他的家人,从其父亲的口中得知,两年前蒋昕桦与天津的一名小学生结对助学,用自己在比赛中获得的奖金帮助对方支付每年的杂费等,已经结对了两年。(11月30日《宁波晚报》)
我这么说,并不是否定学院、老师的支持、指导之功,而是要表明:他之所以乐意接受和配合学院、老师的帮助、指导,并且百倍努力、全副身心投入到维修技术中去,很大部分原因在于两年来始终被一个崇高的目标驱使着、鞭策着:争取获得更多的奖金,尽己所能,资助天津这位父母在火灾中双双去世的孤儿!
蒋昕桦出身在一个单亲家庭,靠父亲一个人打工所得维持一家生计,家境并不富裕。按理说,学生是消费者,根本无力资助困难学生;尤其是对蒋昕桦这样出身在贫寒家庭的学生来说,自顾不暇,哪有余钱结对助学?但他不仅做到了,而且已经做了两年。难能可贵的是,他不是从父亲那儿要钱去结对助学,而是用自己竞赛所获奖金资助困难学生。为了兑现他的承诺,资助这位困难学生完成学业,自己就得不断学习、发奋努力、刻苦钻研,将维修技术学深学透,争取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拿到更多的奖金。他的精神动力本乎此,他的力量源泉源于此。这就是他世赛夺冠的深层原因。
由此我想到一点:我们的中小学从来没有忽视过对中小学生进行理想、目标教育,但有一个共同的弊病,即只满足于宏大叙事,理想过于崇高,目标过于远大,虚无缥缈,可望不可及,脱离学生实际,因而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反观蒋昕桦的目标理想,既崇高又切近,又与专业有关,切合自身实际,因而时时刻刻都在激励他朝着这一慈善理想不断精进,最终成就了自己,又帮助了别人。从中,我们能否得到一点启示呢?
http://daily.cnnb.com.cn/nbwb/html/2022-11/30/content_1343335.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