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绿灯多亮97秒”类似感人情景再现表明什么
10月23日中午11点21分左右,在海曙区镇明路和仓桥街路口,出现了感人一幕:一位老人推着装有物品的轮椅,颤颤巍巍地过马路,绿灯结束时连马路的一半都没过去。这一幕刚好被驾车途经此路口的黄先生看到,他立即停车,打开车门跑了过去,追上老人并扶着他走完后半段的马路。原本可以正常通行的车主,都纷纷停车让行,直到老人安全通过。(25日《宁波日报》)
这一感人情景,让人联想起二年前“绿灯为过马路老人多亮97秒,众多车主止步让行”的新闻,脑海中不禁闪现出这一感想:希望甬城街头涌现出更多类似的感人情景。二年前,有感于这一热点新闻,笔者曾以《“爱心接力”是城市文明的最好注脚》为题撰写过评论,如今再次读到类似新闻,感动之余,笔者有了更深一层的思考。
如果说,二年前甬城街头出现的“爱心接力”是城市文明的最好注脚,如今重现类似情景,就不仅是注脚,而是成常态了。我相信,今后类似情景还会不断在甬城街头上演。不需要号召,也不需要动员,多数宁波市民遇到类似老人过马路的突发情况,都会伸出援手,其他车主都会主动停车让行,因为规矩意识、大爱精神、文明素质已经化作了宁波这座城市的文明基因,已经融化在血肉里,铭刻在脑海里,人人都可以成为黄先生这样的人。
这是最令人可喜、也是最令人欣慰的。
自宁波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已经实现了“六连冠”。今年3月,中央文明办发文通报了2021年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结果。在30个省会、副省级全国文明城市中,宁波市位列第五,再次获得中央文明办通报表扬。现宁波正在为创建文明典范城市上下齐心,奋力争创。“绿灯多亮97秒”类似感人情景再现,其标举的最大意义就是,当守法、爱人、文明已经成为大多数宁波人的标配,当一座城市已经深深植入了文明基因,那么,宁波创建文明典范城市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