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解决农村老人“食”事难题的“奉化做法”值得推广
(2022-06-08 10:34:35)王学进:解决农村老人“食”事难题的“奉化做法”值得推广
这几年,奉化西谢村进入快速老龄化,全村450多户、1200余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人就有400来人,占了近三分之一。怎么解决老人的“食”事难题?办老年食堂。食堂实行包月制,70岁以下的每人每月300元,70岁以上的200元,老人都很满意。截至目前,奉化区已建成各类助餐服务点316个,其中实体化老年食堂60个,配备爱心送餐车14辆,惠及5000多位老人。(6月8日《宁波日报》)
怎么解决?办老年食堂。这是目前最为有效的解决办法。但说说容易做做难,以目前各村的经济实力,不要说维持食堂的费用难以筹措,即便开办经费也不容易筹集到。西谢村“两委”决定把原本已成危房的储物仓库进行整体翻建,改造成老年食堂,但所需费用不菲。村里是怎么筹集这笔费用的?整个改造工程共花了约60万元,其中,政府补贴25万元,村里爱心企业家捐钱捐物,募集了近20万元。另外15万元是靠银行贷款还是村民集资不得而知。
好不容易将老年食堂建起来了,接下来就是如何保障它正常运营下去。还是钱的问题。据估算,食堂一年的运行费用需要村里贴补十六七万元,这对年集体收入不到60万元的西谢村来说是笔不小的开支,但村干部说,“钱花在老人身上,值!”笔者不禁要为村干部的魄量和境界大声叫好!
西坞街道蒋家池头村作为奉化区办老年食堂的试点,其试点经验“五个一”运营模式(“老人付一点、政府补一点、企业捐一点、菜园供一点、志愿者助一点”)已经在奉化区推广施行,且已成为成功打造“孝膳堂”老年助餐名片。西谢村就是借鉴了“五个一”运营模式,解决了经费难题,成功办起了“孝膳堂”。
当然,把老年食堂这一好事办好还有许多事情要做,譬如如何让老人吃得安全,吃得营养健康,如何规避食堂运营风险,如何让老年食堂“保本微利”(虽然老年食堂以非营利为目的,但不能让其亏本,不然就难以为继)等等,都需要通盘考虑。这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制定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和各种规章制度,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同时,广泛发动企业捐款捐物支持老年食堂,积极引进各类公益慈善、志愿服务资源,把“五个一”运营模式做到极致,扎扎实实把老年食堂这项“民心工程”不断深入持久地办下去,将其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