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丑校服”的“鄞州解法”值得推广
够惨淡的了。如此低的满意度反映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面料、式样、供应、价格等,具体见网友的吐槽。怎么解决校服问题?鄞州区教育局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如针对家长最烦恼的校服缺货断码、供应不及时问题,鄞州区提出了三个要求,一是要求所有入围企业开展线上线下多种渠道,方便家长购买;二是要求所有门店做好台账记录,对于来店购买的家长,如果缺货断码的必须做好登记工作,保证7个工作日内补充到位;三是对于网上供应校服的,要求保证在24小时之内回复家长咨询。(2月28日《宁波日报》)
中国学生校服“丑”名远扬,广受诟病,论者常将日本、澳大利亚校服之“美”来反衬中国校服之“丑”,以此昭示美学教育的缺失和教育管理者审美能力的不足,不无道理。为什么校服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呢?原因除了教育管理者思想保守、审美趣味不高外,还在于校服选购机制不合理:由校方选定款式,学生统一购买,学生和家长被排除在外。
要提高校服的满意度,就必须把校服的选择权交给学生、家长。2015年7月,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学生和家长要参与到校服的选购中来,要求要提高教师、家长、学生民主参与程度,构建多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选用学校要建立家长、学生参与的校服选用组织;可开展校服遴选,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引导专业设计人员或学生参与校服式样设计等。
鄞州区推出首届学生服设计大赛,体现了上述意见精神,也有望解决校服“丑”的问题。不过如要一揽子解决校服问题,还需要教育管理者提高民主管理意识,进一步放权,从校服的款式设计、面料选购、校服生产企业的招投标和定价等环节,都要让学生和家长参与进来,简言之,就是把校服的选购权交给学生和家长。这就是我所理解的“鄞州解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