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14594.9亿元,去年宁波何以能交出如此亮丽成绩单
26日的《宁波日报》披露了一则令人振奋的消息:宁波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昨天宁波调查队公布了全市2021年经济运行情况。经初步核算,去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94.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8.2%,两年平均增长5.7%。
成绩单固然可喜,更可喜的是其中金灿灿的成色。新兴动能,新兴产业,新材料产业,一连串的“新”字,突出了我市去年的科技创新、生产创新、经营创新收获了丰硕的成果。事实证明,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倡导鼓励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的战略思维是完全正确的。
宁波是制造业大市,制造业兴,则宁波兴。怎样才能让传统制造业摆脱固有的工业模式,突破僵化的生产和经营思维,实现跨越式发展?答案只有一个,即牢固树立创新思维。只有锚定“创新”这一核心理念,才能摆脱小富即安的作坊式思维,加大科研投入,转变生产方式,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在不断创新中做大做强企业。
宁波已经尝到了创新的甜头。接下来宁波上下都要大力弘扬创新精神,营造创新气氛,鼓励企业走创新发展之路。我注意到,当天的《宁波日报》头版在报道市委主要领导调研兵科院宁波分院、东部新城的浙江创新中心时都在强调要创新,创新,不断创新。市委书记彭佳学希望研究院在技术研发、人才引育、企业孵化上加大力度,积极与高水平院校、研究机构、民营企业开展创新协作,通过技术迭代推动产业整体变革,助力宁波打造新材料科创高地、全球先进智造基地,把硬核力量锻造得更强。
接下来的问题是,谁来创新?光喊口号没用,关键是要有创新力量,而这力量的源泉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科技人才。正如市长裘东耀所说,创新之道,唯在得人。昨天,裘市长在调研宁波酶赛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时强调说,要厚植创新发展优势,必须全方位聚集创新人才,着力夯实创新发展的人才基础。要深化改革创新,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在实践载体、制度安排、政策保障、环境营造上下功夫,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深化构建有利于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有利于创新人才竞相成长各展其能的良好环境。
创新平台已经搭好,就等着海内外的创新人才来此大展宏图。还等什么呢?快来吧,宁波欢迎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