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我与红网20年的不了情
20年前,即2001年,红网建网,恰好是我从写杂文和散文改行写时评的年份,也正是在《中国青年报》和《南方都市报》一北一南的时评版引领和激荡下,时评在全国开始兴起的时候,我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开始涉足时评写作。想当年,时评版遍地开花,时评作者却屈指可数,加上本人有一定的写作基础和生活积累,坚持每天写一篇甚至两篇,见报率非常高,一时风光无限,出尽风头,赢得了一点小名气。
只是不记得,给红网﹒红辣椒投稿是哪一年,也不记得第一篇投去的是哪篇评论,只记得自从给红辣椒投稿以后,弹无虚发,百发百中。这一方面得益于稿子质量,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当时舆论环境比较宽松,红辣椒几位编辑老杨和小田等思想解放,敢于担当,敢于发表一些犀利的评论。当然,关键还在于红网领导层的开明和放手,不给红辣椒评论设置这样那样的红线、禁区,这才造就了红辣椒享誉国内评论界的品牌。
与红网结下深情厚谊的节点是2005年首推年度佳作评选那会儿,接到评选通知后,我选了一篇教育时评参评,获得了第二名,并受邀参加当年在长沙举行的颁奖会和研讨会。台州老友慕毅飞同时获奖,遂相约一同赴会。自此后,老哥俩焦不离孟孟不离焦(于立生语),差不多每年都会一齐千里迢迢赶赴湖南参会,与一众新老朋友把酒言欢,品尝湘菜,登顶南岳衡山,泛舟洞庭湖,漂流猛洞河,参观胡耀邦故居,一路行来,一路聊,结识了一大批有才有识的时评作者。令人印象深刻的有,鄢烈山,李方,童大焕,曹林,石飞,陈庆贵,于立生,司欣(女作者),晏扬,翟春阳、盛大林,马而立(已故),郭松民(以左出名),杨涛,舒圣祥,肖余恨,等等,他们的言谈举止,音容笑貌,迄今还常栩栩如生地浮现在脑际。
十几年参加年会,可资记述的太多太多,篇幅所限,只能选最重要的一节来说。05、06年两届颁奖会没安排获奖作者发言,及至07年才设置了这个环节。第一个代表获奖作者上台发言的是慕毅飞。这老兄口才了得,能说会道,每年要在台州做上百场讲座,做个获奖发言,对他而言,小菜一碟。但他很看重这次机会,没掉以轻心,在去长沙的夜行火车上,他趴在卧铺上很认真地列着讲话提纲。十五年过去,这个情景始终没忘记。不出所料,他的发言非常精彩,赢得满堂掌声。
接下来轮到我了。2008年,那是一个令中国人悲痛万分的年份,5月12日,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汶川大地震,死伤几十万人的惨剧,令无数国人掉下了眼泪。作为时评人,我写下了一系列时事评论,表达了我对这场自然灾害又是人祸的观察思考,有抨击,有赞扬,尽到了一个评论作者的职责和义务。
在赴会之前,我接到了会务组的通知,要我做一个获奖发言,我愉快地接受了。犹记得,那一届的研讨会,到会的时评作者特别多,国内有影响的时评作者大多到了,会场内人头攒动,济济一堂,气氛特别活跃。在评委鄢烈山宣布完获奖名单并作出点评后,我代表获奖作者发言。发言的主旨是,在国家有难时,每一个时评人应该秉持家国情怀,直面现实,敢于担当,勇于表达,拒绝犬儒,不做缩头乌龟,并且以我大地震发生以来创作的一系列评论为例,自豪地告诉大家,我已经尽到了一个时评人的责任,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可能是地震带来的伤痛还未消去,发言时,我充满激情,言辞铿锵,表情严肃,最后一个音结束后,收获了一片掌声。晏扬说,你们两个(另一个指老慕)说得这么精彩,明后年的获奖代表可不好说了。
请允我再嘚瑟一下。后来因为工作忙,就很少参加佳作评选了,以后几年的获奖作品还是田德政他们几位编辑从我的评论专辑中选去的。如获2017年度红辣椒评论佳作评选第一名(与于立生的佳作并立第一名)的《街头硬币测试:人性不可测也不能测》,就是编辑选去的。其实,这是一则死稿,却意外地获得了第一名。再一个意外的是,在2018年举办的常德年度会议上,我又荣幸地作为获奖代表上台发言,按理说,我已经发过一次言了,这次该轮到于立生了,会务组可能考虑到于立生口吃,或者担心口无遮拦,说出犯忌的话,因而把这个机会又给了我。记忆中,一位获奖作者两度上台发言,仅此我一个。
这次发言的主题是由本届获奖作品《街头硬币测试:人性不可测也不能测》引出的:一篇获奖作品何以没一家纸媒敢用。由此谈到当下的舆论生态和时评现状,在表达了隐忧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红网十多年不改初心、坚持选稿原则、顶着外界压力把年度佳作评选和研讨会一届一届办下去的敬意。
自2005年与红网结缘以来,有太多的话可说,有太多的人和事值得记忆,这里记述的只是吉光片羽,但仅此一点,也足以让我回味无穷,铭记终生。千言万语,归结为一句:愿红网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