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学进
王学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1,207
  • 关注人气:11,2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学进:使用高中新教材的隐忧和期望

(2020-12-01 16:03:21)

王学进:使用高中新教材的隐忧和期望

 

   日前,宁波华茂外国语学校高一848位同学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即印刷成册的《调查报告集——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内收全班学生的调查报告。这是该班师生历时一个多月的劳动成果,也是人教版新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的教学实践。(121日《现代金报》)

为什么要给学生们出一本调查报告集?华茂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语文老师李庆才说,这既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也是为新教材下的语文教学积累资料。这本调查报告集出得值。从报道披露的调查案例看,学生做足了功课,包括事前、事中、事后,所有内容都有着落,选用的数据都有所本,给出的建议都很管用,全然不像是课堂作文。这恰恰说明,该单元的教学成功了。

高中语文原来还可以这样教!这是由新教材的“新”所决定的。以《家乡文化生活》这一单元为例,整个单元没有一篇课文,只有一个学习任务:要求学生通过采访、考察和查阅文献等方式,了解家乡的人和物,关注家乡的文化与风俗,深入认识家乡,对丰富家乡文化生活提出合理建议。这样的体例编排,会让那些习惯了单篇课文教学的老师不太适应。老师原先掌握的精讲套路,诸如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的分析归纳这类招数,全都用不上了。

怎么教?老革命碰到了新问题。不论是情愿还是无奈,语文老师都得接受挑战,并且在教学方法和教学观念上做出调整和更新。

有别于老教材按单篇范文组成一个单元的体例编排,新教材是按照新课标要求,是以“学习任务群”来整合单元教学的,旨在突破单篇阅读精讲细析的固定模式,聚焦于某一个教学目标,避免教学面面俱到,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建构“语文核心素养”。如《家乡文化生活》这一单元,教学目标就集中在这一点:通过社会调查,掌握撰写调查报告的要求和能力,从而引导学生去关注现实,体察民瘼,厚植民生情怀。

为达成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得放弃单篇课文精讲细析的那一套,根据新课标要求采用全新的教学方式。新教材的实施,对高中语文教师而言,没老本可吃了,且又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可以照搬照抄,必须从头学起,从备课到讲课到布置作业等环节,都要根据单元目标,重新设计,否则就赶不上趟。如备课就不能满足于准备好讲义,而要考虑如何让学生在某种学习情境下带着某些“问题”(课题)去读书、思考和探究。老师要转变角色,由主要担负讲授,转为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即“活动”中学习。

这正是使用新教材的难点所在,也是笔者的忧心之处。笔者从事了二十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深知语文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习惯和阅读状况,担心他们一时难以转过弯来,不能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改变原来的教学方式,仍旧沿用老一套去教新教材。

用好新教材的关键在教师,教师能否胜任新角色,关键在阅读。统编中小学语文教材最主要的特色,就是“读书为要”,大量增加读书的分量,老师必须跟上这个“量”和“节奏”。随着“新高考”“新课程”和“新教材”这“三新”的全面实施,教师阅读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要当“读书种子”,这是语文老师面临的很实际、很紧迫的职业要求。教师宜及早制定一个阅读清单,除了专业书,还应该包括文史哲等方面的书,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改变知识结构,为适应“三新”、完成角色转型创造条件。

http://daily.cnnb.com.cn/xdjb/html/2020-12/01/content_1248498.htm?div=-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