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职称评审权限下放学校须有配套措施
(2020-01-13 09:47:04)王学进:职称评审权限下放学校须有配套措施
近日,宁波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吹响了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号角。《实施意见》干货满满,其中新增的(征求意见稿中没有)“将中小学高级及以下职称评聘权限下放至学校”这条颇为引人注目,新增这条目的就是为了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自主评聘改革。(详见1月10日《现代金报》)
教师职称评聘事关教师的切身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社会关注度高。与任何事项的评选都要突出公平公正一样,教师职称评聘也格外注重这点。为了确保公平公正,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措施,如实行地区之间的交叉评审,甲地区的高评委负责乙地区的教学论文评审等。
这一评审模式已经沿用了好多年。实践证明,地市之间交叉评审,确实能保证论文评审结果的客观公正。但也不能忽略其中的一大弊病,即存在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三唯”现象。尤其是唯论文这点,堵住了很多优秀教师的上升通道。有些教师课上得好,教学效果也不错,但因为不擅长写论文,最终通不过论文评审这关,评不上高一级职称;相反,某些教师教学能力和业绩一般般,但长于写论文,就能轻松通过论文评审这一关。这是不是另一种不公平?
不过,一项好的改革措施能否得到好的落实,尚需实践鉴定。这需要设计相关的配套措施,来限制评审人员尤其是校长的自由裁量权,谨防有权任性。
关键是要制定科学的评审标准。破除“三唯”后,该看重什么呢?用人主体须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一套可行的评审标准,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具体而言,不唯论文如何以其他成果形式替代论文要求;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如何按岗位要求区别对待;注重考核工作业绩和创新成果,增加专利发明、技术推广、标准制定等评价指标权重;对特殊人才如何通过特殊方式进行评价等,所有这些,都要做出一系列规定。
其次是专业的事要让专家来做。自主评审要牢牢把握科学评价这个核心。怎么做到科学评价?让专家来评价。譬如某英语老师业务能力和教学效果怎样,须由英语教研员和特级教师来做评价,而不能由行政领导说了算。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依规用好自主评审权,关键是要克服行政化倾向,发挥好业内专家评审的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