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学进:职称评审权限下放学校须有配套措施

(2020-01-13 09:47:04)

王学进:职称评审权下放学校须有配套措施

  

近日,宁波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吹响了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号角。《实施意见》干货满满,其中新增的(征求意见稿中没有)将中小学高级及以下职称评聘权限下放至学校”这条颇为引人注目,新增这条目的就是为了深入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自主评聘改革。(详见110日《现代金报》)

教师职称评聘事关教师的切身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社会关注度高。与任何事项的评选都要突出公平公正一样,教师职称评聘也格外注重这点。为了确保公平公正,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措施,如实行地区之间的交叉评审,甲地区的高评委负责乙地区的教学论文评审等。

这一评审模式已经沿用了好多年。实践证明,地市之间交叉评审,确实能保证论文评审结果的客观公正。但也不能忽略其中的一大弊病,即存在唯学历、资历、论文“三唯”现象。尤其是唯论文这点,堵住了很多优秀教师的上升通道。有些教师课上得好,教学效果也不错,但因为不擅长写论文,最终通不过论文评审这关,评不上高一级职称;相反,某些教师教学能力和业绩一般般,但长于写论文,就能轻松通过论文评审这一关。这是不是另一种不公平?

    更有甚者,有个别教师教学能力不突出,论文也写不好,为了应付论文评审,采取抄袭或者请人代写等作弊手段蒙混过关。这样就太不公平了。

    为此,改革现有的职称评聘制度很有必要。宁波市就要实施的职评新政,可谓对症下药。它好就好在能够破除“三唯”现象。毕竟,最了解本校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学能力和教学业绩的当属学校领导和同事。这样,由本校领导和教师组成的评聘小组,就能综合考虑权衡参评教师的表现,给出一个客观评价,而不是以一二篇论文作为评审的唯一依据。

不过,一项好的改革措施能否得到好的落实,尚需实践鉴定。这需要设计相关的配套措施,来限制评审人员尤其是校长的自由裁量权,谨防有权任性。

关键是要制定科学的评审标准。破除“三唯”该看重什么呢?用人主体须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一套可行的评审标准,突出教育教学实绩。具体而言,不唯论文如何以其他成果形式替代论文要求对职称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如何按岗位要求区别对待;注重考核工作业绩和创新成果,增加专利发明、技术推广、标准制定等评价指标权重;对特殊人才如何通过特殊方式进行评价等,所有这些,都要做出一系列规定。

其次是专业的事要让专家来做自主评审要牢牢把握科学评价这个核心。怎么做到科学评价?让专家来评价。譬如某英语老师业务能力和教学效果怎样,须由英语教研员和特级教师来做评价,而不能由行政领导说了算。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依规用好自主评审权,关键是要克服行政化倾向,发挥好业内专家评审的主导作用。

  再就是要加强对单位自主评审工作的监管。建立职称评审公开制度,实行政策公开、标准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不能因为评审权限下放到用人主体就可以“甩手”,而是要强调评审纪律,强化评审考核,建立倒查追责机制。对不能正确行使职称评审权、不能确保评审质量的,在评审过程中存在徇私舞弊现象的,要公开通报,严肃处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