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整治教学环境卫生保障学生身心健康
(2019-03-29 10:44:05)
王学进:整治教学环境卫生
去年,越城区卫生监督所抽检20所中小学的教学环境卫生,结果发现12所学校不合格。据悉,今年4月起,该所将继续对辖区其他46所中小学开展课桌椅调节、教室照明质量评估,并表示,检测不合格的学校将被立案查处。(3月29日《绍兴晚报》)
不合格比率超过一半,看来情形不容乐观。在诸多教学检查中,教学环境卫生检查似乎不那么受重视,学校一般也不放在心上,事实上,开展教学环境卫生检查的区、县也不多。这也暴露出各地卫生和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学环境卫生检查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这里所说的教学环境卫生不单指教室地面、墙面、桌面和窗户干净与否,而是专指教室采光、照明、课桌椅高度是否规范等问题。因为这些“卫生”问题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视力、脊椎、肺活量等一系列身心健康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以近视率为例,越城区一所初中的老师在提案中提到,“我所任教的初一班级中,学生近视率高达95%。”该老师认为,教室采光、照明、课桌椅高度不规范等也是影响学生视力的因素。去年年初,《绍兴晚报》刊登了《越城区小学生,近视率超过三成》的报道,矛头直指不分高矮的课桌椅。医学专家认为,“高个低桌”或“低个高桌”不仅会损害孩子的视力,还会造成因脊椎过度前曲甚至驼背。长时间弓着身子,还会影响肺部发育、肺的换气功能以及心肺功能,导致胸廓小、肺活量小,容易疲劳,疾病抵抗能力减弱等。
基于此,从去年起,在市直学校试点的基础上,越城区中小学掀起“课桌椅革命”,要求学校根据学生身高,实现课桌椅的“个性化”。(2018年1月30日《绍兴晚报》)对此,笔者满心期待,认为不管学生身高多少,个体差异如何,从第一排到最后一排,全班课桌椅一个高度的现象将会在越城区有所改变。可检测结果显示,这场“课桌椅革命”流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