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名不副实的“无人监考”有违诚信初衷
1月22日,绍兴市北海小学教育集团五、六年级部分学生迎来了一场“无人监考”考试。考试针对的是六年级语文、五年级数学两门学科。学生在拿到考卷的同时,还会拿到一个装有试卷答案的信封,规定考试期间不能看,考试结束方能对答案。校方称,“无人监考”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诚信做人的优良品质,也是为了培养学生自我探索和自我改正的技能。(1月23日《绍兴日报》)
校方的说法后半句成立,前半句存疑。这些年,“无人监考”见得多了,不仅中小学在尝试,连大学都在试行,但结果都不太妙。较之其他地方的尝试,北海小学教育集团推出的“无人监考”有所创新,即将一个装有试卷答案的信封放在课桌左上角,不到考试结束不能启封。
为什么要来一场答案随“信”式期末考?用校长方明江的话说,考试结束就对答案,此时是学生对题目印象最深刻的时候,知识点的掌握也会最快。确实,此举对培养学生自我探索和自我改正的技能有一定促进作用。同时,也确实能检验学生的诚信品质。装有答案的信封犹如一个大大的红苹果,对学生具有很强的诱惑力,自制力稍差的同学可能就会把手伸过去,将信封拆了。此举确实能起到锻炼同学自信自律的坚强意志的作用。
初衷不错,设想也很好,但可能是有所顾虑,担心遭到部分教师和家长的质疑,学校在设计“无人监考”的过程中犯了个错误:名不副实。说是“无人监考”,其实有人监考,只不过换了一种方式,从考场内转移到了考场外(考场外有老师、家长代表巡考),由“人”监考换成了电子监考(考场里安装的监控是开启的)。严格意义上说,这不叫“无人监考”,学生都知道,他们的一举一动都逃脱不了人眼和电子眼的监督,心里说不定比传统考试更紧张。
你说,这样的考试能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吗?
说实话,诸如这般名不副实的“无人监考”考试,反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为什么?因为校方说话不算话,明明是有人监考却说是“无人监考”,这不是忽悠是什么?校方始料不及吧,这样一来,恰恰是校方不讲诚信,贻人口实。
期终考试,对师生而言,是一桩很严肃的事情,其意义在于检测一学期来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不是考查学生的诚信品质,主次关系不能颠倒。先行先试者的事实证明,“无人监考”并不比有人监考更优越,否则中考、高考何不予以推广?既然是重要的考试,场内监考还是有必要的,没必要为了追求额外的目标,如培养诚信品质云云,舍弃传统的监考模式,另辟蹊径。
诚然,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非常必要,但要讲究方式。我认为,诚信教育首先要从学校和教师自身做起,譬如不搞“阴阳日课表”,不为了迎检发动全校学生突击大扫除、不要求学生在领导面前“统一口径”回答提问、教师言而有信等,身教重于言教,只有教师带头讲诚信,学生自会有样学样,成为一个诚信之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