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用制度强化企业统计准确性的探索意义深远
(2018-11-29 12:31:16)王学进:用制度强化企业统计准确性的探索意义深远
绍兴民营经济发达,但和许多地方一样,企业统计工作随意性较大,错统、漏统等时有发生,统计数据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经济社会发展实情。针对这一症结,绍兴酝酿出台《关于深入推进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若干意见》,探索从制度上破解这一难题。据悉,为企业统计工作提供刚性保障,此举全国首创。(11月29日《绍兴日报》)
企业统计数据失真、造假问题由来已久,问题不仅存在于民营企业,其他所有制企业同样存在,因为久治不愈,俨然已成为一大顽症。
企业统计失真的危害性很大,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就政府层面而言,对上报的失真数据进行分析,使政府做出错误的决策,从而严重影响一个地方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就企业层面来说,负面影响有四,一是造成企业经营者管理和决策失误,二是打击投资者和融资者向企业融资的信心,三是造成不良的政治、社会影响,致使企业形象受损,四是导致企业收入、利润虚增,财政虚收,企业资产流失,最终受害的还是企业和职工。
造成企业统计失真的原因有多方面,如现行企业统计管理体制不健全,统计法本身不完善,原始记录不准确等,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企业统计人员的独立性不够,不能实事求是地行使统计职责。因为企业单位的统计人员都是由经营者直接聘任,并对其负责,所以难以保持其独立性,只能按照经营者的意图选择性地统计,这样势必造成统计信息失真。问题在于,经营者很精明,都能看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哪怕是虚构的)能给企业经营者带来额外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受本位主义的驱动,经营者自然有了虚构甚至伪造统计信息的动机。
绍兴正在酝酿出台的《关于深入推进统计基层基础建设的若干意见》,其一大亮点就是通过制度建设即设立基层机构来保证统计人员实事求是地进行独立统计。《意见》从基层机构设立、人员配备、岗位考核等方面入手,出台12条措施予以规范和明确,在“有人办事”“有钱办事”两个共性问题上作出创新性探索,提出针对性举措。
如在“有人办事”上,意见要求建立乡镇(街道)基本单位数量变动、人口规模变动与统计人员增减联动机制,企业基本单位在500家以下的乡镇(街道)专职统计人员不少于1人,500家~1500家的不少于2人,1500家以上的不少于3人。在“有钱办事”上,对相关企业统计人员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对考核合格者予以每人每月200元工作奖励,对考核优秀者(优秀率不低于30%),每人每月再奖励100元。专职统计人员不是由企业经营者聘用,而是由政府聘用,因而不需要对经营者负责,只需对政府负责;而且干得好坏,奖惩得由政府说了算,这样,他们才能挺直腰板,一是一二是二地独立行使统计职责,最大程度保证统计信息的准确性。
衷心希望肇始于绍兴的这一全国首创的企业统计改革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