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进:筹建21所希望小学:“支教奶奶”的能量来自哪里
(2018-05-29 15:18:48)王学进:筹建21所希望小学:“支教奶奶”的能量来自哪里
“支教奶奶”周秀芳是宁波李惠利小学的退休教师,今年71岁了。三年前,她应邀远赴湖南溆浦支教。三年多来,她乐当“搬运工”,牵线搭桥,把无数人的拳拳爱心“搬进”大山深处。她计划在溆浦筹建21所希望小学,其中8所已投入使用,322名贫困生得到结对帮扶,建校和资助贫困生累计捐献款物达2000余万元。这几天,她正在为筹建第21所希望小学即红花村小学忙碌奔波着。(5月28日、29日《宁波日报》)
没见过这么高龄的支教老师,也没听说过一位支教老师能为当地带来那么大的影响和变化。与其他支教教师有别,周老师除了直接给山区孩子授课改作,她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扶贫帮困、促进两地产业发展、劳动力输出等方面,给两地搭建了一座座爱心桥。与其说她是位支教教师,不如说她是位“爱心搬运工”。“支教奶奶”周秀芳太特殊了,远非一句“大好人”所能涵盖。
感动之余,我思考得更多的是:周老师无权无势,钱也不多,凭什么敢筹建21所希望小学?按理说,只有政府或者大企业出面才有可能建设希望小学,一位仅靠退休金生活的老教师怎么也不可能筹建21所希望小学?在短短三年时间内,一位退休教师居然能取得这么大的成绩,其能量不可谓不大。试问,其能量来自哪里?
首先来自她的人格魅力。周老师是一个心中有大爱的人。她对山区孩子的那种爱,已经超越了师爱,而是升华到了母爱。有一次上课她发现张子歌眼睛不对劲,就带着她去怀化专科医院检查,一查发现孩子原来有弱视和斜视症状。医院检查回来,周秀芳二话不说,把5000元塞给张子歌的奶奶,嘱咐她一定要带孩子去手术。她履行起了父母的责任。正如溆浦县教育局副局长张林所说,“周老师时常牵挂着这些山里的孩子,这些孩子同样惦记着他们的周奶奶。”这种爱,正潜移默化改写着山区孩子的命运。
再次是来自政府的响应。周秀芳的事迹不仅感动了众多网友,也感动了政府部门。鄞州区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周秀芳老师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们。我们将追随周老师的善举,号召更多的学校与溆浦县开展结对帮扶,安排专项教师培训经费,设计符合当地实际的培训项目,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视像中国”等网络平台,开展远程教学和教研活动。她28日在“善园网”上进行爱心款项“众筹”,得到了鄞州区文明办的支持,双方携手,增加了募捐的公信力。